高盐伤肝又伤心,除了注意饮食,二甲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的人口味比较重,吃得非常咸,而高盐饮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饮食风险因素。

同时,还有证据表明高盐饮食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1],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

那么,高盐导致的肝损伤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呢?

近日,由国内医院高血压和代谢疾病中心祝之明医生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循环》发表重要研究成果[3]。

他们发现,高盐饮食会增加肝细胞中去乙酰化酶SIRT3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抑制了其与NRF2的结合,导致SIRT3的表达被持续抑制,从而介导了肝脏脂肪变性和肝脏盐性炎症记忆及心血管损伤,通过AMPK激活剂二甲双胍可以提高SIRT3表达,逆转肝脏炎症记忆,改善心血管损伤。

由此可见,避免过多的盐摄入和积极干预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有助于避免高盐诱发的心血管损伤的持续性炎症状态,二甲双胍有望成为治疗高盐摄入诱导的肝脏疾病的潜在药物。

论文首页截图

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控制好盐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正常人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

对于糖友来说,每天盐摄入量应比标准参考量少1克,控制在每天5克以内更合适。

低盐饮食的烹调方法01后放盐

烹饪时,不要先放盐,一定要在起锅前将盐撒在食物上,这样盐附着在食物的表面,既能使人感觉到明显的咸味,又不至于过量。

02用酸味代替咸味

刚开始低盐饮食时,如果觉得口味太淡,可用醋、柠檬汁等调味,既可以减盐,又可以让味道更好。

比如,可以在菜七成熟的时候先放入醋。因为醋不仅能促进消化、提高食欲,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还能强化咸味,不会让人觉得菜肴清淡无味。

03用咸味重的食物代替盐

酱油里边也隐藏着盐分,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用量,并相应减少食盐的用量。

同理,烹饪中可以选择加入豆瓣酱、酱油来实现咸味口感,不放盐,这也是减少食盐摄入的一个好办法。

糖友除了要控制看得见的盐,其实还有一些“隐形盐”例如以下食品:

01腌制品

如果要说“隐形盐”,把腌制品放在第一个毫无疑问。我们很多地方一贯有吃腌制食物的习惯,腌制食品有着它独特的风味,但是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鸭蛋等却是“隐形盐”的最佳藏匿之处,如传统咸菜的食盐浓度高达10%~14%。

02调味品

现在炒菜越来越方便了。人们习惯利用味精、番茄酱、蚝油、酱油甚至醋等调味品,来增加菜肴的美味。

不过,这些调味品也都是含盐大户,比如味精就是“含盐大户”,每克味精中含盐量为20.7克。

03熟食

在众多地方的美食中,各种加工过的肉制品,如香肠、熏肉、鸡腿、午餐肉、腊肉等,它们虽然吃起来简单方便,但却含有大量的盐。

如腊肉,需要长时间风干的腊肉,为了更好地防腐抑菌,常常需要大量的盐来加工,含盐量可以达到5%~10%。

04快餐

我们经常所说的一些快餐,如炸鸡、披萨、薯条、方便面、面包、油条等食物,都是高盐食物。以方便面为例,一包方便面的含盐量能达到6克左右。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的挂面,为了使面条吃起来更加筋道,也常常加入盐,所以食用时应注意用盐量,以免超标。

05甜品

恐怕大多数人都认为甜品里面没有盐,实则不然。甜品中也往往含有大量的盐。

比如梅干、曲奇饼干、冰淇淋等,在其制作过程中,为了口味的完美会添加很多盐,只是浓郁的酸甜味把咸味覆盖住了,欺骗了味觉。

特别是一些“咸甜口儿”糕点或菜品,在食物的调味当中,盐和糖之间有奇妙的相互作用,糖有减轻咸味的作用。

所以“咸甜口儿”的食物中必定具有大量的盐,才可以唤醒我们的舌头,在糖中尝出一点点咸味。不过,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少吃甜品,所以,摄入量会少得多。

由此可见,糖尿病人尤其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

参考文献

[1]XuJ,MaoF.Roleofhigh-saltdietin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amini-reviewoftheevidence[publishedonlineaheadofprint,Nov12].EurJClinNutr.;10./s---8.doi:10./s---8

[2]HanE,LeeYH,KimYD,etal.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andSarcopeniaAreIndependentlyAssociatedWithCardiovascularRisk.AmJGastroenterol.;(4):-.doi:10./ajg.

[3]GaoP,YouM,LiL,etal.Salt-InducedHepaticInflammatoryMemoryContributestoCardiovascularDamageThroughEpigeneticModulationofSIRT3.Circulation.;(5):-.doi:10./CIRCULATIONAHA..

本文内容引自公开资料,仅做健康科普。医院咨询医生建议。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