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表告诉你,你的盐可能吃多了

食物加入盐达到提味的效果

上期我们提到了食品中的油,这期我们来看看食品中的盐。盐作为调味料,为日常饮食增加了味道。许多调味料也有盐溶解其中,尽管看不到,但是舌头尝到酱油、老抽等等调味料时,就能感觉的盐的存在。盐还会被加入加工食品,以达到保鲜和入味的作用。由于一直以来已经养成了当前的饮食习惯,许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一天吃了多少盐,请看下面的图:

中国每人每天的钠摄入量

图片转换自论文图表:DietarySourcesofSodiuminChina,Japan,theUnitedKingdom,andtheUnitedStates,WomenandMenAged40to59Years:TheINTERMAPStudy

从上图的论文可以看到,中国每人每天摄入钠总量达到了3.克(统计出来的总和占93.5%,剩下的6.5%不明),其中煮饭时加入的盐贡献了75.7%的钠摄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5克的氯化钠中,大约有2克钠,这相当于一天光做饭就放了7.56克的盐。

食盐中的钠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以离子形式存在于身体中,起到调节血液体积、血压、渗透平衡和酸碱值的作用。每天需要摄入一定的钠以保证神经、肌肉收缩等功能的正常运作,但过多的钠则会对身体带来负面作用。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示,每天摄入超过2克钠和摄入不足3.5克钾即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并且会增加血压。

因此需要减少盐的摄入,或者说形成”低盐饮食“的习惯,这样就得出了一个很明显的结论:自己下厨时,可以少抖一些盐到锅里。

当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结论,而下面的图表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不同的结论:

中国人从不同食物中摄入的食盐比例

图片来自ASystematicReviewoftheSourcesofDietarySaltAroundtheWorld

可以看到,谷类制品(23.7%)和方便食物(21.6%)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占到了将近一半的食盐摄入量,谷类制品通常包含面粉和大米的制品,而方便食物则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加工食品,例如经典的康某傅红烧牛肉面,还有最近几年比较火的螺狮粉。在生产这些产品时,厂家为了让产品拥有更好的口味,以及更长的保鲜时间,通常会加入大量的盐。

谷类制品中,例如面条制作时,会加入盐让面团更加筋道,这跟接下来要说的面包是类似的。

在这后面,还有面包(12.3%)和海鲜(10.1%)位列第三和第四。其中面包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面包能蓬松、更有韧性、锁住水分、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盐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因为面包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调味剂的加入,其他的味道掩盖了咸味。根据人民网的文章“面包里藏着多少盐”,平均每克面包就有超过毫克的钠。

海鲜普遍含有较多的钠:

表格摘自河海鲜中含钠高的食物

吃下克的海蜇,相当于摄入了将近5天的建议钠摄入量。而实际上在外吃饭或在家吃海鲜,吃进肚子的海鲜通常都不止克。

总结一下,日常通过食用盐摄入的钠占了大头,剩下还有加工食品、谷类制品、面包、海鲜。结论就是,谷类制品避免吃含盐高的,选择低钠面条;加工食品、面包、海鲜要少吃;食用盐不能多放。虽然一开始低盐的饮食会让自己无法适应,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长远来说,这样的习惯能让自己以后少生病,寿命更长。

#低盐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6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