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怎么来的浅谈食盐的前世今生
盐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也有“百味之王”的美称,那么盐是怎么被发现,又是怎么被制成的呢?
古代传说
其实对于盐是何时开始被制作成调味料采用的,目前是没有确切的古籍或证据记载说明的,中国古代有流传“白鹿饮泉”、“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等关于发现盐池的记载,都能很明显的说明,古人是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而发现了盐的存在的。但那时候还处于狩猎文明时期的人类大多数也只是通过狩猎这些盐池边的动物来从动物的血肉中获取钠元素。
可以推断的是在人类从狩猎文明逐渐转向农耕文明的时候,一方面需要保存食物,另一方面植物中没有足够的钠元素供人类的需要,发现和利用盐应该是在这段时期中出现的。
古代传说记载的“煮海为盐”的时代,是在神农时代(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说文》:“夙沙氏煮海为盐。”意思就是夙沙氏以海水煮卤,煎成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所以后人就把夙沙氏作为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尊崇其为“盐宗”。
而这个时期,也正符合人类从肉食转向谷物为食的时代,传说夙沙氏部落的子民自己推翻了头领而归化于神农氏。这与神农教人种五谷的记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谷食和吃盐是同时发生的。
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其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历史悠久。现在史学界就有观点认为是“盐之争夺”导致炎黄合并,这个看法被中国盐业史研究学者所认可和接受。
由此可见,盐,不仅对生命而言如此重要,对于部落、国家的形成从古开始就有着极大的影响。
最早的食盐专卖制
乃至后来,真实历史上最著名的“盐神”,应该就是管仲了。管仲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他在齐国大胆改革,任用贤才,发展经济,特别是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使齐国逐步繁荣壮大,为日后齐国在战国时位居七雄之首奠定了基础。盐业是管仲在齐国力主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他制定了《正盐荚》,成为了中国盐政的首部大法。“三代之时,盐虽入贡,与民共之,未尝有禁法。自管仲相桓公。始兴盐笑,以夺民利,自此后盐禁分开”(见《续文通考》)。管仲《正盐荚》创设了计口授盐法、专卖制和禁私法。在此后两千余年中,各朝各代统治者对盐业的管理基本上直接或间接取法于《正盐荚》,利用管仲之术,政府专控食盐产销,即实行盐业专买专卖制度。
当代的食盐技术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人类对食盐的利用早已融入日常,随着科技进步,不仅各种不同形态的盐层出不穷,各种食盐周边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现在的人类基本已经不会因为缺少盐分而对健康有损,反而还因为盐分过多导致各种疾病。
因此不仅有各种技术去更快速洁净的提取各类海盐、井盐、岩盐、湖盐等,也产生了植物盐这样的新品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