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行走宁厂沧桑的中国盐都
贵哥文/图
作为川渝地区最早的盐产地,地处大巴山深坳的巫溪县宁厂古镇,面临最后的尴尬:若用重金拆旧包装,多半是华丽转身千篇一律的“油漆古镇”;如果任其自生自灭,又将被岁月的铁帚扫荡得气韵全无。
这是一个完全被清新河风吹拂、又完全与时代气息脱节的千年老镇,一个不起眼的弹丸之地;然而,它在大巴山乃至长江三峡腹地的历史舞台上,却扮演过令人咂舌的恢弘角色,大量遗迹释放出残存的历史信息:有四五千年制盐史的大宁盐厂为何在明清时跻身“中国十大盐都”?两千多年前的巫咸先民是如何在危崖上开凿出国内最长输卤栈道的?一代代背夫是如何在崇山峻岭走出千里盐道的?一群群卑微的生命是如何在绵亘战乱中艰难求生的?
盐泉流淌千年盐厂成废墟
巫溪县(古称大宁县)宁厂镇,地处大巴山东段渝陕鄂三省市结合处,坐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狭长崎岖,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多系竹木结构,临河而建,下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像是从水里长出来的房屋,被称为吊脚楼。
群山环抱的古镇,有一座起源于商周、兴起于秦汉的大宁盐厂遗址。历史上,这座盐厂所产食盐远销秦楚、川陕和云贵等地,明清时更是荣耀成为皇家贡品。如今盐厂早已废弃,空气中依稀散发出淡淡的咸味儿。
光绪十一年()版《大宁县志·盐井》载:“北宋淳化二年(),大宁监雷悦创建龙池,于盐泉口安一石龙头,盐泉自龙头流出,注入石池,池前横置木板,上凿三十眼孔”,搁置资源争议,分配给三十户盐商,相当于三十只原始股。
昔日的制盐车间,墙壁颓废,柱头孤立,房梁歪斜。地上,曾用于熬盐的灶、锅、木桶零星可见,锈迹斑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在亏损泥潭里挣扎多年的大宁盐厂终于停产。目前,盐厂遗址有68眼灶址,保存完整的15眼,制盐厂房近3万平方米。
南宋人王象之编写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讲:远古时,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这里成了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今天的巫溪县城水洞子桥边,立有一尊“逐鹿得盐”汉白玉雕塑。
光绪十一年版《大宁县志·地理》载:明朝时,朝廷任命二品大员直管大宁盐厂,并设立监、州、县。到明清时,大宁盐厂跻身中国十大盐都之一,所产之盐成为皇家贡品。到乾隆三十七年(),盐灶户发展到家,盐锅计口,在后溪河谷两岸的四道桥、王家滩、沙湾、朱家涧、张家涧、衡家涧等地,白昼盐烟缭绕,遮天蔽日,夜晚则灶火通明,溪波流光,史称“两溪渔火,万灶盐烟”。
古代的宁厂食盐,因出产于深山峡谷、纯度高、盐味温和而成为中国南方的盐业重镇,盐品还远销秦楚、川陕、云贵等地。全国各地盐商纷纷来这里订购食盐。镇上退休工人陈世义告诉我,大宁盐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才叫红火,当时镇上有多家灶房,大部分是煤灶,少部分是柴灶。川东最早的银号也开在宁厂镇,人来人往。
大宁河沿岸山势奇险,河水急湍贵哥摄
今天的大宁河西岸四五米高的岩壁上,排列着一个个方形石孔。这些相距约两米的石孔,音符般连缀成线,由巫山县龙门峡口溯河而上,延伸到巫溪县宁厂镇,全长多里。任乃强曾考据指出,这是国内发现的最长输卤栈道,保存下来殊为不易。
南北走向的大宁河,沿岸山势奇险,河水急湍似箭,汹涌澎湃,靠人力根本无法将盐卤运到下游。光绪十一年版《大宁县志·地理》载:东汉初年,官署大举开发大宁食盐,借用民间用竹笕输送山泉到户使用的习俗,征用数万民工在岩壁上凿建输卤栈道,一段一段往下游铺设,延伸到大宁河汇入长江的龙门峡口。这项工程耗时50多年,到东汉永平七年(64)才完成,其规模之浩繁、施工之艰难、使用之久远堪称世界奇迹。《巫溪县志》原主编汤绪泽、县文管原所长冉瑞铨等人曾手持仪器乘舟统计,栈道石孔达个。
有了这条竹笕输卤通道,大宁人将每年的十月初一日定为“絞篊节”,于此日更换新笕竹。河风将竹子的清香吹送到家家户户。完工之后,各盐灶以丰盛酒食犒赏工丁,鼓锣齐鸣,欢闹数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