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溶液的水解规律及试题精讲中原说教育
溶液呈酸性或者碱性,其实并不是酸或碱独有的显现!在盐溶液中,也有呈现酸性或者碱性的盐溶液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本节要给大家介绍的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规律:对于盐溶液,都强不水解,谁强显谁性,谁弱谁水解,都弱双水解——意思就是如果盐对应的算或者碱都是强酸或强碱,那么都不水解,容易呈中性;若果是强酸弱碱盐,则容易对应的碱根水解,溶液显酸性;如果强碱弱酸盐,则酸根水解,溶液呈碱性;而如果是弱酸弱碱眼,则呈现双水解,具体的酸碱性要看碱根和酸根,相对来说哪个更强。基本规律如下图:盐类的水解规律也就是说,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强酸强碱盐,显中性。若软弱碱盐,谁强显谁性。示例:NH4Cl溶液显酸性原因分析:由于铵根离子的水解,导致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被铵根离子吸收,氢离子剩余,所以导致溶液呈酸性。NH4Cl溶液显酸性原因分析一般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水解很微弱,一般没有沉淀或气体生成(双水解强烈的除外,因为弱酸弱碱根能够同时瓜分水店里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变化、稀释、加入酸或者碱以及加入能水解的盐,详细影响如下图: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示例分析: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0.1mol·L-1NaClO溶液测其pH,pH小于9.7B.0.1mol·L-1Na2CO3溶液中,存在关系:c(OH-)-c(H+)=c(HCO3-)+2c(H2CO3)C.根据上表数据得出三种酸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HFHClO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D.pH=2的HF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则有c(Na+)=c(F-)c(H+)=c(OH-)解析:A.加热0.1mol·L-1NaClO溶液,次氯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则溶液的pH大于9.7,故A错误;B.0.1mol·L-1Na2CO3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OH-)=c(HCO3)+2c(H2CO3)+c(H+),则c(OH-)-c(H+)=c()+2c(H2CO3),故B正确;C.溶液的pH越大,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根据上表数据得出酸性强弱为:HF>HClO>,则得出的酸的电离程度为:HF>HClO>H2CO3(二级电离平衡常数),故C错误;D.pH=2的HF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氟化氢为弱酸,则混合液中氟化氢过量,溶液显示酸性,结合电荷守恒可得c(F-)>c(Na+)>c(H+)>c(OH-),故D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购买专栏解锁剩余15%
上一篇文章: 专题训练盐类水解 下一篇文章: 理科实验班学霸笔记化学之盐类水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