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在服务国家需求中展所长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工人在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收割水稻视觉中国供图

十年来,海南围绕国家所需、自身所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省战略,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南繁种业、深海、航天三大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省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设立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国家种业安全和深海、深空探测等贡献力量。

金秋十月,举国欢腾。在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省,科研人员正在充分利用这里的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等独特优势,拼搏实干,努力创新。

在北纬18度的三亚,科研人员扎根三亚崖州区南繁公共试验基地,为保障我国种业安全潜心攻关;在平均水深达米、最大深度米的南海,科考队员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劈波斩浪,拓展深海科考;在椰树婆娑、椰林如海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已按计划完成推进剂加注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在静静“等待”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完美合体,一飞冲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考察海南,为新时代海南发展勾画出一幅壮美蓝图。

当前,琼州大地干部群众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围绕国家急需、海南所长培育发展南繁种业、深海、航天三大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攥紧农业“芯片”端牢中国饭碗

.6公斤!10月13日,南繁传来好消息。在三亚崖州区南繁公共试验基地,来自海南和湖南的水稻专家们联合为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海南双季稻亩产斤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新一年度测产验收。结果显示,该基地杂交水稻双季晚造测产达到了亩产.6公斤,加上早稻测产结果,年双季稻亩产总计达.6公斤。

“去年该基地的杂交水稻测产亩产数量是.86公斤。这意味着,我们连续两年在同一块试验示范点超额完成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公斤的攻关目标。”海南大学副校长、海南省南繁协会会长曹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袁隆平院士生前安排的最后一个实验项目,圆满完成任务!”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南繁是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袁隆平、郭三堆等老一辈育种人利用海南的气候条件,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海南发挥自然区位优势,立足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打造“南繁硅谷”。如今,日益崛起的南繁硅谷,已经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转变,“软硬件”设施不断升级,共享平台日臻完善。

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是南繁硅谷的智慧大脑,成立虽然不到2年,但该实验室灵活的开放共享机制,已吸引了40余家科研单位对其“揭榜挂帅”项目应征揭榜。该实验室还开展了76个科研项目攻关,聚合了名全国科研人员在此开展科研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所长、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主任杨维才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们的‘揭榜挂帅’项目目前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先后克隆了多个水稻、小麦、玉米相关基因,这些高光效、抗病、种子活力、株型、抗旱等基因的定位克隆,为后续优良作物品种的创制以及分子设计育种等奠定了基础。”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南繁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的重大科研载体。自今年初在三亚正式挂牌以来,该中心科研成果产出速度和效率同样喜人。

该中心副主任艾治勇介绍,他们在三亚崖州湾科研育种试验基地培育筛选出了新一批全生育期耐千分之三盐水浓度、亩产突破公斤的耐盐碱杂交籼稻新品种,分别是“菁两优”“爽两优”“旌优”。此外,他们还在多地开展耐盐碱水稻及配套技术的示范应用,耐盐碱水稻较普通水稻增产明显。

随着三亚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加快建设,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一期)投入使用,南繁正不断筑牢我国粮食安全的根基。

不断挺进深蓝挖掘海洋“宝藏”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再传好消息:“探索二号”再次胜利返航!此次任务团队搭乘科考船在深海大洋漂浮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专项研制的系列装备第一阶段海上试验目标任务,不仅进行了国产化深海装备的功能测试,还获取了宝贵的工程数据和原位样品。

位于三亚正南端鹿回头的深海所,是“探索二号”“探索一号”科考船和“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超深潜器大型压力舱等深海装备的“家”。年落户三亚后,深海所在深海科学研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海上作业等方面成绩斐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年11月,深海所科研人员乘坐“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深海所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立足海南、辐射全国’的深海科技创新‘小核心、大网络’协作攻关体系,形成自身特色,进入国际前沿,填补我国深海战略上的地域空白,形成我国可信赖可依靠的深海战略科技力量。”深海所副所长阳宁说。

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是海南面向全球市场,面向深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搭建的又一新型研发机构。此次“探索二号”所执行的任务,正是该中心牵头组织的第二次深海深渊科考与装备海试共享航次科考任务。第一次共享航次则主要依托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开展了我国深海水下考古作业技术研究。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围绕深海探测、作业技术及产品、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关键重要技术和部件、深海生物与基因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深海科技服务产业等方面,该中心将在海南省科技厅等部门的支持下,重点组织实施科技专项、推动科技攻关,打造共享平台。

瞄准国家战略发展航天产业

占地1.6万余亩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特色最显著、技术最先进、发射能力最强的发射场。在这里,“天问探火”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空间站建造让神话“天宫”走进现实、1箭22星刷新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视察时强调,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场,是我国深空探测的重要桥头堡,在我国航天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文昌航天发射场服务国家战略,对区域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推动建设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

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以航天科技为主导,重点发展航天发射及配套服务、航天高端产品研发制造、航天大数据开发应用等产业。

海南聚焦“三区三链”高质量推动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三区”指航天发射区、高新技术区和旅游区;“三链”指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加快发展的“三大产业链”,即火箭产业链、卫星产业链和数据产业链。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即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开工建设。在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卫星总装测试厂房、卫星综合数据应用平台、航天超算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另外,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还与海南省科技厅共同推进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相关项目落地等,加速航天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推广。

(来源:科技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4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