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CT成像在药物制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显微CT成像在药物制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引言

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活性物质,需制成一定的剂型才能作用于人体。药物攸关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至关重要。

制剂的结构影响药物的疗效发挥,同时也影响制剂的释药行为,因此制剂的结构在制剂设计和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制剂结构表征常用的技术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工具,但这些技术手段仅能给出制剂的表面特征,无法有效地表征其内部特征。X射线具有波长短、分辨率高和穿透力强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样品内部结构进行成像,曝光时间短、效率高,可用于观察分析多种微观物理、化学变化以及微纳米结构,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显微CT成像研究药物制剂结构的应用包括:

?药物制剂的晶型研究

?制剂内部结构的表征研究

?制剂涂层结构的无损表征

?药物释放机制研究

图注:NEOSCAN台式显微CT扫描抗过敏药盐酸西替利嗪片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摘录3个实际应用案例介绍显微CT技术在固体制剂药品领域的应用和功能。

Part01利用显微CT对仿制药开展一致性评价

昝孟晴等利用显微CT技术对盐酸特拉唑嗪片的内部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溶出度测定结果不满足标准限度要求的样品与参比制剂相比具有更大的孔隙率。

将溶出度不合格样品和参比制剂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局部孔径大小分布见下图。由图可知,二者的局部孔径尺寸大多数都分布在10~20μm,平均孔径大小分布没有较大差别。

图注:参比制剂样品(蓝色)和溶出度不合格样品(橘色)的局部孔径大小分布

但通过分析制剂的孔隙率(片剂表观体积中,除原辅料外,内部的孔隙占总体积的比例),发现溶出不合格样品的孔隙率远大于参比制剂,分别为32.%(仿制制剂)和6.%(参比制剂),见下图(图中白色部分代表主药和辅料,红色部分代表孔隙)。从结构对比结果推测,溶出度不合格样品可能是由于孔隙率偏大,因而能迅速吸收大量水分,由于重力作用而沉积在普通溶出杯底部。

显微CT技术能够提供药品固体制剂的高分辨率三维内部结构图像,包括活性成分的分布、空隙、颗粒大小和分布等,这有助于了解药品的均匀性和质量分布。

图注:参比制剂(左图)和溶出度不合格样品(右图)的三维结构图

Part02显微CT中药制剂结构研究

中药制剂重视药辅合一,其剂型和辅料的运用蕴含着丰富的药方配比智慧。中药活性成分从剂型里溶出、释放受制于制剂的结构,并影响其疗效的发挥。制剂结构的创新是中药制剂的发展趋势,在以缓控释制剂和靶向给药系统等为代表的新剂型发展过程中,制剂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丸压制片是由可持续释药微丸与适宜辅料混合后压制成的制剂,压片后具有体积小、可刻痕和可分剂量使用等优点。使用显微CT无损成像技术对微丸压制片的三维微结构与药物、辅料的空间分布的研究,有助于进行深度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茶碱微丸片(THEODUR)为24h骨架型缓释制剂,微丸在片剂径向上的分布均匀,但在轴向上存在明显的微丸富集区。片剂内部呈现3种不同的区域:基质层、保护缓冲层与载药微丸,基质层和保护缓冲层并无特定的结构,两层依次包裹在微丸周围。基质层主要分布有茶碱、蔗糖、乳糖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而单硬脂酸甘油酯主要存在于缓冲层(图A)。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片(倍他乐克)遇介质快速崩解成单个微丸,持续释放药物24h。其中,微丸在片剂内均匀分布,且呈光滑球形,具三层球形结构。此外,片剂中基质并非十分紧实,基质中以及基质和微丸之间均有一些空隙,这不仅有利于片剂在介质中快速崩解,也保证微丸在压片过程中结构的完整性(图B)。另外,肠溶型微丸压制片的结构研究也有报道,如埃思奥美拉唑微丸片(耐信)。

图注:显微CT成像分析茶碱微丸片

Part03显微CT对原辅料粉体结构中药物晶型的辨别

制剂是由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组成,原辅料粉体中的药物晶型、粉体粒径及其分布、配比与规格直接影响药物制剂的质量。显微CT成像可以避免剂型中辅料的干扰,准确识别药物的晶型,且能无损伤、原位检测制剂内药物微粒的粒径及其分布。该方法解决了固体制剂内药物晶体的识别和药物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难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原辅料粉体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例如,Yin等采用SR-μCT研究多晶型混合物中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晶型,基于两种晶型颗粒表面的粗糙度差异,有效地识别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不同晶型。

关于台式显微CT

可在不破坏样品的同时,得到样品的结构信息(空腔孔隙)、密度信息(组分差异),同时可以输出三维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采用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从药物制剂结构角度分析盐酸特拉唑嗪片溶出度测定结果》昝孟晴,黄韩韩,张广超,马玲云,许鸣镝,牛剑钊*,刘倩*(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结构药剂学与中药制剂结构研究进展》杨婷,李哲,冯道明等(1.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江西中医药大学)

《从结构出发的制剂一致性研究策略》张继稳,孟凡月,肖体乔(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高分辨三维X射线显微成像在药物制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昝孟晴,黄韩韩,南楠等(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02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