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2018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是表格

近几年中考中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表格型计算题为常考题型。而多数学生因为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感觉这种计算难度较大,下面小编就这一类型题,进行典例解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例1、某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分析:(1)由于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因此第三次、第四次实验所剩余的固体即不发生反应也不溶于水的杂质固体的质量。每加入5g稀盐酸可反应1g碳酸钙,而第四次加入稀盐酸所剩余固体质量却没减少,说明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为杂质1g;则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g-1g)/4g×%=75%,故答案为:75%;(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5g稀盐酸后,4g-3g碳酸钙与5g稀盐酸恰完全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的HCI的质量,利用HCI的质量/稀盐酸的质量x%计算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根据实验数据,前三次所加入的稀盐酸都完全发生了反应,在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时可使用前三次的实验数据.考点点评:根据反应进行参加反应的溶液溶质质最分数计算时,一定要选取溶液中溶质完全反应时的数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这样求得的溶质质量,才是溶液中全部溶质的质量。例2.(5分)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产气体的质量如下表.(1)共制得氢气0.1 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析:本题涉及化学反应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结合锌与硫酸的反应,由第一次和第二次加入10g稀硫酸均产生0.04g氢气,而第三次加入10g稀硫酸却产生0.02g氢气,说明第三次实验锌已经完全反应。共产生氢气质量0.04g+0.04g+0.02g=0.1g。求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时,不能用产生的0.1g氢气去运算30g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因为第三次实验中硫酸已经过量了。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第一次实验10g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0.04g氢气,据此解答即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氢气的质量0.04g计算出1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1.96g,再利用硫酸质量1.96g/稀硫酸的质量10gx=%计算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考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数据,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除了学生要正确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还要注意解答格式问题,注解大步骤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才能拿下中考计算题的分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6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