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508/8929377.html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12月17日,第四届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国际博览会暨世界榨菜产业创新大会在涪陵区隆重开幕。为更好推动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涪陵区对制约涪陵榨菜产业发展的七大技术瓶颈,面向社会公开挂榜招贤,江南大学、中船重工研究所等单位、高校或科研院所上台揭榜,力争以科技创新,合力打破榨菜产业发展瓶颈。

榨菜起源于涪陵,是涪陵的一张名片,也是重庆和中国的一大品牌。涪陵榨菜自年诞生并推向市场、走向世界以来,历经百年沧桑,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兰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而闻名中外,已发展成为我市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年,涪陵区青菜头收砍面积达72.95万亩,总产量.6万吨,鲜销64.6万吨,预计产销成品榨菜50余万吨,榨菜产业总产值达余亿元。

“此次公开挂榜招贤的七大技术瓶颈,是长期困扰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痛点。”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介绍,以《无筋榨菜(基因突变)开发研制项目》为例,现今,榨菜原料青菜头生长过程中形成有粗纤维,即大家所说的老筋,榨菜在加工时需要先剔除老筋,由于没有标准化的机械,多靠手工剔除,劳动强度大,并且难以去尽,影响了榨菜产品品质。

“这一切生物的性状,都是由青菜头基因决定的。”王志杰说,因此,这个揭榜项目就拟通过绘制榨菜作物基因组图谱,定位决定榨菜作物老筋生长的目标基因,通过突变、分子育等种方式逐步建立无筋榨菜基因突变体系、构建无筋榨菜基因突变体工程,改良榨菜作物品质,培育无筋榨菜作物新品种,从根源消除榨菜老筋。

当天,江南大学就上台揭榜此项目,力争在年,完成基因原理、实现机理、培植内外条件、青菜头种植试验结论等研究,实现青菜头原料加工后,口感无老筋感觉的目标,可有力的推动青菜头加工水平和效率。

当天,类似这样的技术瓶颈共有七项。《山地微型智能化砍收运输机》可解决人工砍收和运输存在的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的瓶颈;《榨菜修剪剥皮设备研制项目》则主要解决老筋剥离的问题,作为加工环节唯一靠人工剥离的环节,其技术的破解,将为青菜头加工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高浓度榨菜盐水清洁处理项目》则是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解决榨菜盐水的处置问题,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等等。

新闻链接>>

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明年建成开放

12月17日,在涪陵榨菜产业国际博览会上记者获悉,为推动涪陵榨菜产业融合发展,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榨菜文化,涪陵区正在加快建设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其将通过讲故事、营环境、造氛围,活态展现榨菜文化,场景再现原乡意象,生动演绎涪陵精神,多维构建涪陵名片,呈现“城市中的乡村,闹市中的静土,记忆中的老家”的乡村画卷效果。

榨菜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涪陵是中国榨菜之乡。在涪陵,以茎瘤芥(俗称青菜头)为原料腌制咸菜的历史十分久远,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至今仍延续着制作咸菜的传统手工艺,小小一碟咸菜不知不觉中成为“老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是涪陵人舌尖上的乡愁。

正在建设的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位于涪陵区崇义街道红光社区五组原邱家大院。这里是中国榨菜发源地。记忆馆将以榨菜创始人邱寿安故居为依托,通过环境整治、邱寿安故居(邱家上院)建数字化模型、邱家榨菜作坊布展,打造一个集榨菜种植、加工、参观、体验于一体的山水田园农家小院。

记忆馆总体规划占地平方米,主要内容包括:室内展陈、室外体验、数字建模、环境打造。整个项目设计,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原则,最大限度体现“原汁原味原生,真人真事真情”。

目前,项目邱家榨菜作坊已修缮完工,周边环境整治已开工建设,正在以涪陵榨菜的根和魂为定位,规划建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为美丽涪陵、幸福涪陵再添亮丽风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