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讲第19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社群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41.html19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水的电离1.水的离子积常数:水能发生微弱的电离,且水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c(H+)c(OH-)=Kw,一定温度时Kw是一个常数,Kw简称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w增大,如C时,水的离子积为1.0×10-14;C时Kw=1.0×10-12。温馨提示: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所以无论是纯水还是酸、碱,盐等电解质的稀溶液,水的离子积为该温度下的Kw。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温馨提示:溶液中的c(H+)和水电离出来的c(H+)是不同的:①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加入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加入可以水解的盐或活泼金属促进了水的电离。②常温下溶液中的c(H+)1×10-7mol/L,说明该溶液是酸溶液或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c(H+)1×10-7mol/L,说明是碱溶液或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②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pH=4③t℃时,某溶液pH=6,则该溶液一定为酸性④常温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降低⑤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时NaCl溶液的Kw⑥℃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三、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实验方法。2.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滴定管夹的铁架台等。3.主要试剂:标准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蒸馏水。温馨提示: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酞作指示剂,例如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并不是所有的滴定都须使用指示剂,如用标准的Na2SO3滴定KMnO4溶液时,KMnO4颜色褪去时即为滴定终点。4.滴定管使用:a.查漏,b.洗涤,c.润洗,d.装液,e.排气,f.调液面,g.记录。5.滴定操作:6.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7.误差分析: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例题3、乙二酸(HOOC—COOH)俗名草酸,是一种有还原性的有机弱酸,在化学上有广泛应用。(1)小刚在做“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往A、B两支试管中均加入4mL0.01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和2mL0.1mol·L-1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冷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褪色所需时间tA________tB(填“”“=”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刚利用上述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作为:①配制mL溶液:准确称量5.g乙二酸样品,配成mL溶液。配制溶液需要的计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mol·L-1KMnO4标准溶液装入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滴定过程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标准溶液时,溶液紫红色并没有马上褪去。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才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去,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计算: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消耗KMnO4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________mL,此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④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A.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B.滴定前锥形瓶内有少量水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1.下列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大B.酸碱中和滴定时,开始时俯视滴定管读数,结束时仰视滴定管读数,所测液体体积偏大C.测定中和热时,使用稀醋酸代替稀盐酸,所测中和热无影响D.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杂质,所测结晶水含量偏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pH都等于7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C.在95℃时,纯水的pH大于7D.在95℃时,纯水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0-7mol/L(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B中所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2)实验过程中,最适宜的加热方法为________;该加热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3)本实验中称量钒酸铵的仪器应选用________(填“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4)减压过滤后的晶体用冷水洗涤,简述洗涤的操作过程:________。(5)为测定粗产品中己二酸的含量,将得到的粗产品配成溶液,并用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下列操作可能使实际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A.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C.实验用的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水洗后均未润洗(6)若纯化后称重得到精制己二酸,则己二酸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②H3AsO4第一步电离方程式H3AsO4H2AsO4-+H+的电离常数为Ka1,则pKa1=___(pKa1=-lgKa1)。(3)溶液的pH对吸附剂X表面所带电荷有影响。pH=7.1时,吸附剂X表面不带电荷;pH7.1时带负电荷,pH越高,表面所带负电荷越多;pH7.1时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pH不同时吸附剂X对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吸附达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X吸附砷的质量)如图-3所示。①在pH7~9之间,吸附剂X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升高而迅速下降,其原因是___。②在pH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这是因为_____。提高吸附剂X对三价砷去除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16.回答下列问题:(1)某温度(t℃)时,水的电离图象如下图所示,a点水的离子积Kw=_____该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_____(填“酸”或“碱”)性。1.B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溶液,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测定值偏小,A错误;B.酸碱中和滴定时,开始时俯视滴定管读数,结束时仰视滴定管读数,所测液体体积偏大,B正确;C.测定中和热时,使用稀醋酸代替稀盐酸,醋酸是弱酸,电离要吸热,所测中和热偏小,C错误;D.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杂质,样品质量大,所测结晶水含量偏低,D错误;答案选B。2.BA.只有25℃下纯水的pH才等于7,A选项错误;B.任何条件下,纯水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一定相等,所以纯水一定显中性,B选项正确;C.25℃下,纯水的pH=7,温度升高到95℃,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出更多的氢离子使其pH下降,所以pH小于7,C选项错误;D.25℃下,纯水的pH=7,温度升高到95℃,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出更多的氢离子使其pH下降,所以pH小于7,即氢离子浓度大于1×10-7mol/L,D选项错误;答案选B。3.A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硫酸氢钠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是c(H+)增大,因为温度不变,Kw不变,A正确;B、向水中加入氨水,氨水是碱能够抑制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c(OH-)增大,B错误;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钠,醋酸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促进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将水加热,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D错误;正确选项A。4.DA.碳酸根会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铁离子和SCN-反应生成络合物,且硝酸根和铁离子均可以氧化硫离子,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铜离子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D.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小,碳酸根可以大量存在,其他几种离子也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5.C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CH3COOH+NaOH=CH3COONa+H2O,a点显酸性,故形成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CH3COOH,CH3COONa减少,CH3COOH增多;若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体,CH3COONa增多,CH3COOH减少。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H3COO-),由题可知,在b点时,c(H+)<c(OH-)+c(CH3COO-),A错误;7.AA.在图中可看出:A、D、E是在2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三点的Kw相同。B是在℃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关系,C在A、B的连线上,由于水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则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故A正确;B.若从A点到D点,由于温度不变,溶液中c(H+)增大,c(OH-)减小。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故B错误;C.若从A点到C点,由于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所以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C错误;D.若处在B点时,由于Kw=10—12。pH=2的硫酸,c(H+)=10-2mol/L,pH=12的KOH,c(OH-)=1mol/L,若二者等体积混合,由于n(OH-)n(H+),所以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答案选A。8.DA.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a点溶质为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NH4+促进水的电离,则a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电离程度,A错误;B.b点溶液呈中性,则c(H+)=c(OH-),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大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所以c(K+)>c(H+),B错误;C.d点KOH溶液体积与NH4Cl溶液的体积相等,二者浓度相等,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溶液中溶质为反应产生的KCl、NH3·H2O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混合溶液,C错误;D.c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水合氨、KCl、NH4Cl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K+)+c(H+)=c(OH-)+c(Cl-)、同时存在物料守恒:c(NH3H2O)+c(NH4+)=c(Cl-),则c(K+)+c(H+)=c(NH3H2O)+c(OH-),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9.CA.根据图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正反应△H<0,故A正确;B.根据图象分析,pH=4时,溶液中主要存在为HSO3-,所以当pH=4时应停止通入SO2,控制pH,主要得到NaHSO3,故B正确;C.盐酸溶液pH小于一水合氨,稀释过程中盐酸溶液pH增大,溶液的pH大小关系:b>d>c,故C错误;D.-lgc(H+)、-lgc(OH-)的乘积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可知T1<T2,故D正确,故选:C。10.BA.由图中信息可知,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至最低,说明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逐渐减小,只是CH3COOH与NaOH的中和过程,NaOH是强碱,其完全电离,故其先参与中和反应,NH3·H2O是弱碱,其没有参加反应,因为只要NH3·H2O参加反应就会生成可溶性的强电解质醋酸铵,离子总浓度必然增大,A叙述正确;B.b点为醋酸钠和NH3·H2O的混合液,此时NH3·H2O的电离抑制了水的电离,在d点恰好完成所有的中和反应,溶液中只有醋酸钠和醋酸铵两种溶质,两者的水解均促进水的电离,故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叙述错误;C.由于起始状态时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在c点,醋酸的体积是原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1.5倍,根据物料守恒可知,3c(Na+)=2c(CH3COOH)+2c(CH3COO-),C叙述正确;D.在室温下,两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相同。在d点溶液中只有醋酸钠和醋酸铵,且两者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若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铵根离子浓度相同,则溶液呈中性,但是,此时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铵根离子的2倍,因此,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作用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作用,溶液呈碱性,
上一篇文章: 2020新高考天津卷选择题精析 下一篇文章: 关注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