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水杀菌后,有些养殖户损失惨重,是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可减少鱼病的发生及药物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鱼品质。

水产养殖根据水域不同,养殖对象不同,养殖方式不同等方面,我们选择的水处理方法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但衡量的维度是一样的——是否可以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是否可以控制病毒、细菌的滋生,所用的消毒剂是否有副作用,使用是否方便等。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损失惨重。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水产养殖常见消毒方法的优缺点,看看哪种方法更值得选择。

1、全自动过滤器

考虑到人们的需求,过滤器也在不断升级,现在水产养殖业也使用了高效的全自动过滤器。

主要用途

在水产养殖业,全自动过滤器是一种机械过滤装置,利用其净化程度来处理各种原因造成的污水,有效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同时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从而改善水生物的生活环境。

缺点:如果过滤器精度低,仅能进行粗过滤。用在水产养殖上,残饵粪便极易被滤网切割成小块或弄碎而穿过滤网进入下一级,给下一级的水处理增加负担。

操作限制:难以进行彻底反冲洗,导致水处理效率低,效果差。

2、臭氧

臭氧是用于水处理的最强消毒剂之一,效率比氯更高。

主要用途:由于臭氧自身的强氧化性,它能降解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并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和浮游生物,可通过分解无机物、有机质等来净化水质,并增加溶氧。有实验证明,取赤潮海水进行30分钟臭氧处理后,红色赤潮海水完全氧化变为无色透明状,水中的夜光虫全部被杀死,呈粉碎状。

缺点:投资大,费用较氯化消毒高;而且对鱼虾等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当残留的臭氧浓度较高时,鱼虾类会中毒,导致运动和呼吸失常,并最终死亡。在臭氧对牙鲆和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中表明,当残余臭氧浓度为0.2~0.4mg/L,经过12小时,牙鲆存活65%;24小时为47%;48小时为23%;当浓度增加至0.5~0.8mg/L,任何时段无一存活。因此,虽然臭氧可显著净化水质,但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操作限制:用臭氧消毒,若要达到最佳效果,至少需要30-60分钟左右,否则会不够彻底,短时间消毒会让各种真菌、病原体死灰复燃,进入养殖系统。

3、紫外线

无副作用的物理消毒方式。

主要用途:

1、消毒。紫外线系统可大大减少育苗场和饲养场内的病原体总数,并已被证明是对各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进行灭活处理的最经济高效的消毒技术。

2、余氯、臭氧消解。正如前文提到的,水中残余的臭氧对于饲养的水生生物而言十分致命,采用紫外光系统可以消耗体相水中的残余臭氧,然后再让其接触鱼类。

冀陆诚中压紫外线消毒杀菌设备,相比过滤器和臭氧,它不仅能在水处理中全方位消毒,对鱼虾无害,而且操作简单,可实时监控。

中压紫外线消毒器水产养殖水杀菌设备鱼塘杀菌设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