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小镇丨盐亭永泰文同故里思廉修身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

“胸有成竹”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知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文同就是我们绵阳人。寻找绵阳最美小镇本周六(7月3日),将走进文同故里盐亭县永泰镇。

养心:以竹为师思廉修身永泰镇位于盐亭县中部,有玉龙山旅游风景区、玉泉崖佛教石刻等旅游景点。其中,文同文化是永泰镇文旅资源的核心,永泰镇围绕文同文化打造文同文化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诗书画写生基地。

文同是北宋进士,任邛州、大邑、陵州等知州或知县,也是著名的画家、诗人。文同以善画竹著称,有“墨竹大师”之美誉,“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

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永泰镇人,文同在这里生活、学习了30余年,死后也归葬在这里。

盐亭县文同文化促进会会长陈云达介绍:“文同31岁前都在故乡一边读书一边从事生产劳动,31岁中进士第5名后,外出做官。他的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勤勉好学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在永泰镇文同村的墨竹园内,文同的复制作品掩映在竹叶之中,别有一番韵味。文同的作品中,倒垂竹最具代表性。

陈云达介绍:“原图整个是灰暗的背景,竹枝倒垂下来,但是竹叶向上,它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寄予了对当时风雨飘摇的北宋王朝的官吏和百姓的一种鼓励,对朝廷的一种期望。”

走出墨竹园,走进文同廉洁文化馆,文同的生平事迹一一展现。陈云达说:“文同为官清廉,他去世后,他的家人都没有钱把他的灵柩运回故里,还是他的后人请求他的好友苏轼和他的亲家翁苏辙帮忙,才将他的灵柩从河南宛丘驿运回到故乡。”

年以来,永泰镇党委政府依托文同文化,打造了占地余亩的文同诗竹园,园内竹木葱郁、环境幽静,有文同廉洁文化馆、西部第一砚池、墨竹园等十大景点,是感受文同文化、接受廉政教育、提升品格情操的绝佳去处。养生:永泰镇特色农产品绿色又健康永泰镇除了有丰盛的“精神粮食”,还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

例如永泰镇的野香大米,采用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种植,通过稻鳅共育模式,利用泥鳅采食田间虫卵和浮游生物,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保证水稻和泥鳅生态共生;用太阳能杀虫灯和诱捕器进行空间防控,打造健康生态大米。

盐亭县永泰镇副镇长王家能说:“通过这种方式种植出来的稻米,香气浓郁、口感香糯,也符合我们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目前永泰镇种植野香大米约亩,年产32万公斤,产值约万。下一步永泰镇计划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全镇群众致富增收。

除此之外,永泰镇玉城村个大味甜的桃子也是一大特产,其中以黄桃为特色。目前,永泰镇玉城村桃子种植面积约亩,年产量约万公斤,产值万元。

村民何清建说:“以前种粮食一亩地一年最多收入一千块钱,现在土地流转有一份收入,我们在基地打工又有一份收入,现在一年能收入1万多,我们觉得这个收入还是可以,要得!”

永泰镇依托文同文化,打造文同故里的靓丽名片,吸引游客走进来;同时,在人流量增加的基础上推广特色农产品,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这“一进一出”,帮助村民实现收入增长。年永泰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22亿元。

盐亭县永泰镇党委副书记赵伟说:“下一步,我们会更加努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好相关配套产业以及景区,欢迎各界朋友到我们镇来观光旅游、购买特色农产品。”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作者/来源:MYTV直播绵阳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2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