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创建新型四化基层供销社激发服务
今年以来,盐亭县主动抢抓两改机遇,立足基层供销社小、弱、散的现状,积极探索建立标准化、数字化、公益化、便民化“四化”基层供销社,切实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整合各项基础功能,发挥供销社系统优势,进一步激活服务“三农”能力。
一、找准路子,建设标准化基层供销社。一是“三级运转”,以新机制建立服务平台。探索“三级共建”新模式,依托市供销社建立的农资平台,县供销社建立配送中心,镇级经销商入驻平台,村级经营主体使用平台。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镇乡经销商加入平台,提供农村产权交易、农产品营销等服务。二是合股运行,以新制度赋能管理模式。采取现代企业运行制度,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强化联合社党组核心领导作用,厘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职责,各尽其责,推动联合社管理模式转变。县供销社企业占股35%、市众合产权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占股34%、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占股10%、农资、饲料经销商等经营主体占股21%,形成合股经营模式。三是“多方合建”,以新规模深化建设力度。打破县供销社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采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引导,乡镇党委主动介入,村集体广泛宣传,新的运行模式迅速推广。吸引到一批优质经营主体加入,其中村集体经济1家,大型经销商9户。
二、创新思路,建设数字化基层供销社。一是优化采购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互联网+”大数据采集分析,收集整合农业经营主体化肥、农药、种子、饲料采购数量,依托基层供销社平台,进行集中采购,降低农民生产成本5-10%。二是同步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基层供销社收集特色农产品,通过官方网站、供销社合作的各类电商平台发布产品信息,与各地供销平台对接,开启预售;同时加大线下营销力度,加入“绵州珍宝”品牌展销中心、形象店、加盟店、商超等。经过“线下+线上”的销售策略,特色产品集中发售,成功实现销量上涨36%。三是对接电商平台,突破营销瓶颈。引入国内头部直播电商平台运营负责人对电商企业、网红达人等进行流量扶持。充分运用盐亭作为“川字号”优质品牌农产品云上展览馆百强县直播电商基地的优势,定期开展直播带货节,组织当地企业分批分期参加。截止目前,合计3家企业开启电商业务,农产品的销售额提升32%。
三、瞄准目标,建设公益化基层供销社。一是组建规模化机耕服务队伍。统筹农垦农机联合社成员的68台联合收割机、台耕作机械开展“六统一”服务,(统一机械维修保养,操作人员统一培训上岗,作业区域统一安排调度,服务质量统一规范标准,服务费用统一价格指导)为社员提供低于市场价5%-10%的使用价格。二是搭建专业化咨培平台。采取网上咨询、场镇设点、现场服务等方式,提供新品种介绍、新技术应用指导、生产经营咨询等服务,发放种养手册余份,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次。与省市农科院、西科大等合作建立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定期开展农技推广、农机操作等培训,截止9月,已开展培训11场。三是打造多面化服务网络。将农资(农药、化肥、农膜)采购、统防统治、机播机收等公益化社会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清单,减轻农户负担,投入约40万元/年。利用供销社覆盖面广的优势,建设为农服务站点网络,规划新建“家门口”的农资站15家。
四、抓住重点,建设便民化基层供销社。一是银社联动,开辟金融授信新路径。依托银税系统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主动对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授信,帮助解决业主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陆续发放贷余万元,帮助企业2家。二是业务拓展,构建便民服务新形式。开展“帮社记账”为内容的会计代理服务,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逐步拓展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及可利用生活垃圾等的回收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依托镇村道路建设,开拓通信、快递、邮政等代办业务,实现县域乡镇全覆盖。三是多点合一,激活便民网点新功能。逐步加快乡村便民点建设,利用现有供销网点,结合“交邮快一体化”发展成果,整合零售、特产、便民服务、物流终端等多项功能,与镇村超市等结合相融,深入农户一线,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