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极简,一旦执着变成了障碍,高人给我

多年之前,我因为修行,有点产生排斥物质的情绪,总觉得修行是精神上的事情,对于买东西工作赚钱,把生活变得特别好,这种事情非常的排斥,因此心里面很撕裂家庭也矛盾起来。

家人经常对我说,我们不反对你修行,但是你修啊修啊还是要把人的感觉保存住啊,不能修到没有人性了,没有需要了,家里面还是要吃饭呢,我们也要享受生活。

我们要求其实也不高,也不买什么名牌奢侈品,也不希望你能够发大财,可是正常的物质需求还是要有吧,但是你呢,就连正常的物质需求也没有了,跑到超市里面看一圈下来没有一样东西要买。恨不得一辈子只穿这一件衣服,那怎么行呢?

我不怎么理会家人的话,我自己一心就觉得断舍离到极致,一定就是道了,结果却是越搞越糟糕,很快财政就出现了大问题,工作也出现问题。懒得去上班,生活越来越穷困。人也越来越痛苦。

我有一位老同学修为挺高的,也很有钱,他的事业和家庭都经营的非常好。我常常去找他问道,他也经常指导我。

有一次和他聊起来这些事情,我问他。我觉得注重精神世界,其实真的不在乎物质了,我们可以不怎么买东西,只要断舍离,活的简单就是幸福,是这样吗?

他说:断舍离和简单活着确实是幸福,可是执着这个东西就不幸福了。

断舍离当然不是说要把东西全部丢光不要了不靠物质活在世上,这不是断舍离。这是一个很深的执着,他只是体现在断舍离上面。如果你内心对这东西或者抓着东西还是很紧,还是很多,那你就算丢到一丝不挂,也还是执着啊。

物质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这个世界的物质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古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人穿的衣服一定要合身要舒服,要不然每天都难受。

一个人每天吃东西也是至少要合口味才能吃得下去。一个军人他的枪要好,他才能够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一个工匠,他如果没有一把合手的雕刻刀,他是搞不出很好的作品的。

书画家经常有个习惯,就是去到哪都带着自己的一支笔,因为自己用惯的笔,他才能够画得出好东西。

你看看如果我们去敲钉子,就必须要用锤子。我们要拧螺丝就要用螺丝刀。我们要锯木头就要用锯子,这都是物质的妙用。

如果你执着断舍离这种极简的概念,去排斥必须的物质和合理范围内的享受,这只不过就是偏执罢了。

有人在拥挤的大城市里面,因为拥堵,他选择了骑单车,也有人在偏远的郊区,只能天天开车。有的人因为追求车子的性能而换车,有的人不懂车子,觉得只要牌子牛价钱贵开着体面就好,这些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当你一过度就变成执着了。

其实我们人类的消费,要么就理性,要么就感性,如果全世界大家都在纯粹理性,那世界是确实没有什么趣味了。

做人也是一样,你不能活得那么呆板偏执,否则你就不灵活了,你没有生气,不像一个人了。

这些所谓你眼中看不起的奢侈品,他哪里有什么好与不好,他没有什么过错,他也没有什么道德上的问题。

有钱人花了一点小钱就能够拥有他使用他不过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基本需求,和我们买的柴米油盐差不多。只不过有些没钱的人去天天想拥有他,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这是错误的认知它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物质该喜欢就喜欢。但是不要玩物丧志,不要沉迷进去。如果像你这样所有都拒绝,认为只要是物质就是障碍,这就是毛病。

我问他:那为什么好像弘一法师这样的高僧大德常常穿着一件补丁衲衣身无长物。

他说:他这样,不代表所有人都要这样,还有的人很自在很解脱,却身在荣华富贵之中。

一个人精神世界非常充实,长期处在一种宁静无求的状态,那他对于基本用度之外的东西,确实没有什么需求。

可是这种没有需求是自然的不是刻意的,他们是自然水到渠成的境界。并不是排斥物质,他只是没有必要花费宝贵的生命时间去弄这些多余的事情。

因为我们只看到他这一面,就觉得他是这样,其实反过来他是无所谓丰富和匮乏的,他们没有这样对比的概念。

你假如非要他去一个灯红酒绿,天天十里洋场的工作,他也照样过得很好。真正心里面没有执着的人。他对物质,对诱惑都不会执着,

他当了大公司的采购,每天手上出入好几百万,他也没有什么贪心。他做了大官,身居高位。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果失意是为了他一样能够自己治疗自己。这种人他面对物质,该享受就享受,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我说那不就是颜回的一单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吗?

他说:是的,颜回这个不改其乐,不只是说穷。是穷也好,富也好,他都不改其乐,当下现在是穷不改其乐,如果当下是富也不改其乐。

穷富的变化,命运的变化都不带来心的苦乐的变化。可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穷却快乐着,认为只有富了才真正快乐,可是这样的人到真正富有了,却反而还不快乐了。因为他总是因物质得失来不断的定义幸福与否。

我说你这样说其实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你有钱呢。

他说我有钱,只不过是你认为而已。在非洲有个小国,身上有那么一两千块已经是土豪。在沿海的那些渔民,每天每餐都在吃新鲜打捞上的最好的海鲜,可是内地的富人只能跑到海鲜酒楼里,花最高的价钱去吃。

富有不过是一个很虚假的定义,是因为有对比才有富有。

我们常常把修行上说的一切里剔除物质,物质也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东西呀,也是需要我们去修的呀。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定义什么不好的东西呢?我们在害怕他什么呢?

你如果用你的思维想法把物质定义成修行的障碍,把正常的追求和生命的享受都当成障碍。那你其实就是在钻牛角尖,并不是在修行。

老子讲清静无为,让我们放下,并不是要我们放下事情放下物质,而是要我们放下执念。

如果你没有放下这些执着,非要去追求极致的断舍离,追求极简生活,追求身无常物,追求一点物质都不要,这和追求发大财追求升官一样,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其实物质也都在法界内嘛,你如果做到了,不被物质捆绑和奴役,你就自在了,你懂得他这都是身外之物就可以了。生活和家人要尽力去照顾好,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家庭生活要多乐趣。要愉快轻松一点。

你不能够修行修行,最后修的好像个石头一样在家里面。看别人喜欢物质享受,生活都看不惯的,那怎么行呢?

修到最后看所有的人都是贪嗔痴,只有自己是佛菩萨。

你修行,也要让家人开心嘛,可是你带给他们的全是负能量。很多高人他都是和光同尘,从来不让任何人觉得他有什么不一样,他越是境界高,他越是和大家都一样。

修行就是从身边开始,从你和家人的关系开始,从你看待世界,看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开始。

你要知道物质和精神其实本来就是一起的,你不要去撕裂他们,不要把他们区分得特别开的。你平等对待,在物质上你也能够提取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5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