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道理解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三十辐共一毂①,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②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③户牖④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⑥,无之⑦以为用⑧。

译文

三十条辐条共同辐辏(辐凑)在同一中有圆空的毂,当中有圆空的毂心空容物,容辐条共同辐辏(辐凑)在同一中有圆空的毂,有车轮的作用,有车的的功用。揉和黏土做成容器,当其有空容物,有容器的功用。凿门户建造室家,当其有空容物,有室家的功用。所以,有无相生,虚实相宜,有以为利,无有以为用,有空以为利用厚生。

注释

①三十辐共一毂:三十条辐条共同辐辏(辐凑)在同一中有圆空的毂。心空: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辐:(形声。从车,畐(fú)声。“畐”有“腹满”义(参“福”字条),而“辐”为圆形,与人腹满之形相类,因而“畐”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本义:辐条。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辋的一条条直棍或钢条;由一个中心或中枢在同一平面上向外伸展的许多杆、棒或直线;辐条。辐条:由一个中心或中枢在同一平面上向外伸展的许多杆、棒或直线;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圈的一条条直棍或钢条。辐辏,也作辐凑;车辐的一头聚集在毂上;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集中;聚集。

毂:辐所凑也;又指生养之神。《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凑:(形声。从水,奏声。本义:水流会合);聚集;奔向,趋;挨近,靠拢。《广韵》:“凑,水会也,聚也。”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车轮中心的圆木,其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借指车轮或车。毂,是辐条辐辏(辐凑)的中心,又是决定车子转动时是否便利的关键部位,所以用来比喻决定利害的中心。《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人主者,利害之軺轂也,射者众,故人主共矣。”以车轮的轮圈为圆,车毂的中心为圆心,相邻两辐条间的夹角皆相等,按顺序依次连接辐条与圆周相交的点,可以得到一个圆内接正N多边形。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细割圆,并使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无限趋近圆的周长,进而求得较为精确的圆周率。π=lim(n→∞)1/2*sin(°/n)*n。“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2*半径*圆周率,“圆周率=圆周长/圆直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愈是把圆周分割得细,误差就愈少,其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愈是趋近圆周。如此不断地分割下去,一直到圆周无法再分割为止,也就是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多的时候,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与圆周“合体”而完全一致了。正n多边形的面积公式:S=1/2nRsinφ=nrtanφ/2。(R为正多边形外接圆半径,r为正多边形内切圆半径,φ为各边所对圆心角)。“割圆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趋近“圆面积”。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圆面积的差就越来越小,而当边数不能再加的时候,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的极限就是圆面积。刘徽把与圆周合体的这个正多边形,就是不可再割的这个正多边形,进行无穷小分割,再分割成无穷多个以圆心为顶点,以多边形每边为底的无穷多个小等腰三角形,这个底乘半径为小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把所有这些底乘半径加起来,就是圆面积的两倍。这就是说:圆周长乘半径等于圆面积的两倍。所以,圆面积等于半周乘半径。刘徽说:“以一面乘半径,觚而裁之,每辄自倍。故以半周乘半径而为圆幂”。《九章算术》第一章“方田”章中记载“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刘徽在《九章算术圆田术》注中,用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的精确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刘徽运用了极限概念和直曲转化思想。“割圆术”将极限和无穷小分割引入数学证明。分割、近似代替、作和、求极限,就是微积分思想。大方无禺,大制无割。君如毂,臣如辐。虚君实臣,主圆臣方。方者,禺也。禺者,区域也。分割、近似代替、作和、求极限。设函数f(x)在[a,b]上有解,在[a,b]中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

a=x0

把区间[a,b]分成n个小区间(禺)

[x0,x1],...[xn-1,xn]。

在每个小区间[xi-1,xi]上任取一点ξi(xi-1≤ξi≤xi),作函数值f(ξi)与小区间长度的乘积f(ξi)△xi,并作出和

如果不论对[a,b]怎样分法,也不论在小区间上的点ξi怎样取法,只要当区间的长度趋于零时,和S总趋于确定的极限I,

这时我们称这个极限I为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定积分。微积分(Calculus)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Differentiation)、积分(Integration)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进行讨论。积分学,包括求积分的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

大方无禺,大制无割。君如毂,臣如辐。主圆臣方,虚君实臣。《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为君要圆通周全,虚心以为道舍,心空容万物。(圆通:性情圆活,不固执己见;通达事理,处事灵活;恢复清净本性的境界。周全:周到,全面;完备,全备,齐全;成全,帮助。)做臣子的必须实诚、刚正不阿,不阿谀,不谄媚。君务虚,臣务实。虚:指抽象的理论;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创造理论、制定路线、提出纲领、确立原则的工作,不是以某个具体事物为对象,它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又要离开感性的具体,舍弃具体事物的特殊性,抽象出事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因而被称为“务虚”。求真,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求真是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求真,主要是一种理论工作,是一种务虚的工作。务虚与务实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赖的。务虚是相对务实而言,指就某项工作的政治、思想、政策、理论方面进行讨论及论理。(论理:议论道理;按照道理;争论是非;理论;逻辑;伦理道德。论,通“伦”;事物的条理、秩序。论,通“伦”;伦理。伦理:事物的条理;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人与人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务虚是针对决策环节而言,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情况预案等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则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务实,指研究、讨论或做某项具体工作,研究讨论具体问题,研究和讨论完成某项工作的具体办法;从事实际工作,致力于实在的或具体的事情;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若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与统一,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君主执政要顺道而应人,为道为而无不为。君主之道要圆,即“虚无因循”;臣子之道要方,即“守职分明”。主圆臣方,建立各得其所的政治秩序,以达到“乘众人之知,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的境界。主圆臣方,君臣要职责明确,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不能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等失职渎职行为,不能有超越职权范围的行为。臣子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管不该管之事,就是有不臣之心。为君者应当管理好臣子,协调臣子之间的关系。君主把什么事都包揽起来,做了臣子当做之事,也不是好君主。为君者必须循道循理循法顺人民为天下浑括精神统一思想,著眼大局、把握大势、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合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的知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得其所,惟道可以无为而治,为道为而无不为。

②埏埴:揉和黏土;和泥制作陶器;指用水和粘土,揉成可制器皿的泥坯;陶器;陶冶;培育。

埏:用水和土;和泥。

埴:黏土;细腻的黄粘土;陶土。

埴,黏土也。从土,直声。——《说文》

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黏土,又作粘土,是颗粒非常小的(2μm)可塑的硅铝酸盐。除了铝外,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黏土一般由硅铝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黏土。在这些过程中黏土的出现可以作为成岩作用进展的指示。黏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由多种水合硅酸盐和一定量的氧化铝、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组成,并含有石英、长石、云母及硫酸盐、硫化物、碳酸盐等杂质。黏土矿物细小,常在胶体尺寸范围内,呈晶体或非晶体,大多数是片状,少数为管状、棒状。黏土矿物用水湿润后具有可塑性,在较小压力下可以变形并能长久保持原状,而且比表面积大,颗粒上带有负电性,因此有很好的物理吸附性和表面化学活性,具有与其他阳离子交换的能力。

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陶土是由高岭石等多种成分组成的黏土,具有吸水、可塑、耐火及烧结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陶瓷工业方面。

③凿:(1)(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2)打孔;挖掘;开凿。凿地为坎。——《汉书·李广苏建传》

(3)开通。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史记·张骞列传》

(4)引申为冲刷。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梦溪笔谈》

④户牖:(1)门窗;门户;比喻学术上的门户、流派。牖:窗户。牖,是会意字,从片户甫,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多用牖,窗少见。牖,本义为窗户,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后泛指窗。窗:房屋通风透气采光的装置。《说文解字》:“囱,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屋墙通孔助户为明是窗之范式。

门户:门扇;房屋的出入口,房屋墙院的出入处;比喻出入口或必经之地;途径,门径;比喻事物的关键;家,人家,家庭;户口;犹门第,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指家世、出身履历;派别,宗派。

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房屋、围墙、车船等出入口;陆路、水路必经的出入口,关塞、河流、海湾的险要处,多以“门”名之;房屋、围墙、车船等出入口能开关的障蔽装置;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做事的诀窍,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事的方法、途径、关键;门径,诀窍;门户;家,家庭,家族;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帮派,流派。

户:(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门;屋室;出入口;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家庭;门第;洞穴。“户”的古字形像一扇门的形状,本义指单扇的门,由本义引申为房屋的出入口;一家人住在一个门内,“户”又引申为家庭单位。

⑤室:屋子;房屋,房间;屋室,室家,家室;家;家人,家族;家产,家财;娶妻,成家;男女同房,交媾。屋室:房屋,住宅。室家:房舍;宅院。家室:房舍;住宅;房子。

家:(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引申表示住宅、房屋;家庭,人家;学术流派或艺术流派;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民族;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家财,财产;朝廷;帝王或太子;某人;私家的,个人的,与“公”相对;内部的,家中的,与“外”相对;娶妻,成家;安家,定居;养家,持家;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⑥利:方便,适宜;好处(与“害”“弊”相对);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顺应;使顺利、得到好处;利用。利用:谓物尽其用,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犹利器,有效的工具;借助外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

利的古字形用以刀割禾来反衬刀的锋利,本义指刀、剑锋利。刀口锋利切割速度就快,由这一点又可引申为速度快。对于刀,自然是越锋利越好,故引申为顺利、便利。事情顺利就有好处,故又引申指利益、好处、利润等义。由顺利、吉利又可引申为“对……有利”。

⑦无之:无有也;不有也。无:无有,不有;空,空无,虚无。之:通“也”义。

空:(形声。从穴,工声。本义:孔,窟窿);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间;广阔;空旷;岑寂;幽静;明净无挂碍;谓虚静之性。

空无:道的代指;虚无;虚无之境;谓一切事物的本体与归宿。空无:类空宇宙中,介于绝对的无(虚无)和有(事物)之间的类,是动态的无(在无尽的虚无中,空无是一种有)和静止的有(在缤纷的事物中,空无是一种无),二者的统一。空无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它揭示了万事万物,所共同具有的一种属性——空无性。狭义空无性:在时空的局部,事物要么显示正性,要么显示负性,这种差异产生的价值(能量),也被定义为事物的意义。广义空无性:忽略时空的局限性,一切事物都处于正(显价)和负(隐价)的叠加态中。公理:宇宙整体应当是中性的,以便在外界(宇宙之外)看来,它是无法被(外界)纠正,也无法去纠正(外界)的。这里引用的时间、空间以及公理,也是人类可以真正感受(使用生命部分)、如实触及(使用物质部分)以及准确理解(使用意识部分)的最上层事物。

虚无是“空”。虚无在某方面可以理解为零,也可以理解为无限,因为虚无包容一切,却又不同于任何事物。虚无是宇宙万象之源泉,万物之归宿。虚无:(1)道家用以指“道”的本体。“道”(真理)的本体无所不在,但无形象可见。谓道体虚无,故能包容万物;性合于道,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2)谓清静无欲,无所爱恶。(3)清虚之境。

⑧用:(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又如:备用(准备着供随时使用);实用(实际使用);用功(使用功力);用计(使用计谋);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用钱(使用钱币);用药(使用药物)。

(3)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贤能为之用。——《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重用(把某人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叙用(任用);用才(任用人才);用臣(可任用之臣);用行舍藏(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用贤(任用贤人)。

(4)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孙子·用间》

又如:用间(运用间谍);用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用长(运用其所长);用奇(指军事上运用出人意料的策略);用思(运用心思)。

(5)执政;当权。如:用事(执政;当权)。

(6)治理;管理。如:用民(治理和役使民众)。

(7)利用。利用:谓物尽其用,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犹利器,有效的工具;借助外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尚书·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利用厚生,意思是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

(8)行事;行动。

经称鹏之用,其将飞也必待海之运,其飞也必以怒。——明·徐渭《赡张君序》

(9)出力;效命。如:用精(专心一意)。

(10)需要。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与韩荆州书》

(11)吃;饮。如:用茶(饮茶,喝茶);用膳(吃饭);用餐(吃饭)。

(12)功用;功能。灵用不同。——唐·李朝威《柳毅传》

(13)器用;物质。如:用器(器物;使用器物)。

(14)费用;资财。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15)因;由。觉见卧闻,俱用精神。——《论衡》

又如:用逸待劳(以逸待劳);用情(以真实的感情相待)。

(16)凭,拿。何用识夫婿。——《乐府诗集·陌上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8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