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其实质就是:盐中的弱离子(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者是氢氧根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2.盐类水解的表示方法
盐类的水解用水解方程式表示。
盐类水解程度一般都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产生沉淀或气体,所以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不用气体和沉淀符号。
盐类的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的双水解外,一般都用可逆符号。
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用分步水解离子方程式表示。
(1)弱酸阴离子的水解
(2)弱碱阳离子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1)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如氯化铵溶液,氯化铝溶液
(2)组成盐的弱酸阴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如醋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3)盐对应的酸(或者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就越强。
(4)多元弱酸根的正酸根离子比酸式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那么对应正盐溶液的碱性就比酸式盐溶液的碱性强。
例如,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就比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强。
总结: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
弱酸强碱盐,水解,溶液呈碱性。
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
弱酸弱碱盐,水解,酸碱性需要具体分析。
4.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
盐的性质,越弱越水解。
(2)外因
温度:升高温度,促进水解;
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外加酸碱:促进或者抑制水解。
5.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例如,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的电离大于水解,所以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
例如,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所以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