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盐,无碘盐和加碘盐,哪种对身体好
吴阿姨是家里的“大厨”,日常在家里操持三餐,每天变着花样给家人做饭,逢年过节还能做出一大桌子好菜,吃过的人都说吴阿姨做菜是一把好手。
不过,最近吴阿姨心里有点疑惑,因为她听朋友说,她每天都在用加碘盐做菜,而碘吃多了会得甲亢,是这样吗?朋友还教她去买无碘盐,说吃那种盐比较健康。
吴阿姨一方面觉得有点担心,一方面又觉得好像超市里卖的好像都是加碘盐,如果说加碘盐吃了不好,那为什么大家卖的都是加碘盐呢?
为了解开心头的疑惑,吴阿姨特意去咨询了医生,毕竟她觉得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她做菜都不能安心。
一、碘,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吴阿姨见到医生的时候,还是比较焦虑,毕竟身体健康是一件大事,她迫切地想知道做饭到底该用什么盐,不然她觉得这饭都没法好好做了。
医生在听了吴阿姨的疑惑之后,先告诉她,对于要不要吃加碘盐这件事其实不用这么焦虑。
虽然我们需要的碘其实并不多,只需要大约20-50毫克就能够满足人体所需,其含量仅仅只是铁的1/80的,但碘确实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碘最“著名”的一个作用就是促进智力发育,因此它也被称之为是人体中唯一的“智力元素”。国际医学界认为,人类智力的损害有80%左右的比例都是因为缺碘导致的,光是这一点就能显示出碘的重要性。
医生告诉吴阿姨,在胎儿和婴儿时期,人的智力发育最快,此时缺碘,就会导致智力损害。如果儿童缺碘严重就会导致甲减,还可能会造成“呆小症”,即孩子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后果十分严重。
对于成年人来说,缺碘则会导致甲状腺肿大,造成“大脖子病”,还有可能因为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而导致呼吸困难。
更重要的是,碘是一种人体无法通过自身进行合成的微量元素,我们只能通过食物等外部环境来进行获取,因此,摄入碘是相当有必要的。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人民缺碘都十分严重,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我国许多地方的环境、食物中都缺碘,导致人体摄入碘不足,从而人们就会患有甲状腺肿等缺碘性疾病。通常,我们称这种情况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为了降低缺碘性疾病的发病率,我国从年开始就强制要求在食盐中加碘。因为食盐是我们每天都会摄入的,在食盐中加入碘,可以确保人们摄入足够的碘,降低甲状腺病的发病率。
确实,食盐加碘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我国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由于缺碘引起的呆小症也基本消失了。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开始放松了警惕,认为我们已经不缺碘了,也不需要吃加碘盐,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二、加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医生告诉吴阿姨,由于人体不能合成碘,我们摄入碘是很重要的,一旦有所放松,缺碘性疾病就会卷土重来。
例如,一项在贵州黔南州展开的研究就体现了这一点。黔南州就是一个典型的环境中缺乏碘的地区,当地人缺碘比较严重,患有大脖子病的人也很多。
早在年,黔南州就开始供应加碘盐,让全民补碘,在这一努力之下,到了年时,黔南州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控制。不过,好景不长,到了年时,当地出现了食盐供应的问题,为了保障老百姓用盐,黔南州拿出了战备盐供应给当地城乡居民。
由于库存年数已久,当地的战备盐还属于无碘盐,这就意味着当地城乡居民又吃起了无碘盐。吃了一年无碘盐之后,调查发现当地7-14岁青少年甲状腺肿大率又从12%上升了到32%,一些缺碘更严重的乡镇甲状腺肿大率还上升到了55%。
可以说,当地全民补碘多年的努力,仅在一年时间内就前功尽弃。为什么甲状腺肿大率会上升得这么快?有一份研究显示,人体不但难以合成碘,而且也难以储存碘。
数据显示,黔南州将加碘盐换成无碘盐2个月之后,当地居民尿碘水平已经从适宜下降到了50微克。
医生表示,这意味着在缺碘地区生活的居民,如果不吃加碘盐,体内碘的水平就会立刻下降,所以,只要生活在缺碘地区,就应当继续吃加碘盐。
而以我国的情况来看,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基本只有黄河故道地区由于当地井水碘含量过高,属于高碘地区,还有一些地方属于非缺碘地区,而吴阿姨所在的浙江同样也属于缺碘地区,应该继续吃加碘盐,不用担心吃加碘盐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吴阿姨听了之后,还是有点担心,她说,朋友告诉她,碘吃多了会得甲亢,而他们每天吃加碘盐,会不会导致碘摄入得太多呢?
医生告诉吴阿姨,摄入碘太多,确实会导致甲亢或者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等疾病,还有可能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而且,有研究显示碘摄入过多同样也会对大脑造成影响,例如,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人的记忆力。
现在有一些说法称,全民吃加碘盐是“大部分老百姓陪吃加碘盐”“吃加碘盐影响身体健康”显然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就像前面说的,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就算是要说起来,真正“陪吃”加碘盐的人也并不多。
但当然,我国高碘地区或者非缺碘区同样吃加碘盐,确实是有碘摄入过量的危险。国家同样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