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专题18化工流程中铜的化合物的转化
专题18化工流程中铜的化合物的转化1.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粉与硫粉混合均匀加热以制取CuSB.向Cu与过量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以观察CuSO4溶液的颜色C.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充分灼烧以制取CuO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H2SO4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产生红色沉淀2.硒(Se)和铜(Cu)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硒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的催化剂,也是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对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所示:专题18化工流程中铜的化合物的转化1.答案C2.CuSO4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硫酸使CuCl干燥,防止其水解氧化Na2SeSO3+H2SO4=Na2SO4+Se↓+SO2↑+H2O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pH过大,容易向CuO和Cu2O转化,且温度过高,铵盐(氯化铵,亚硫酸铵)易受热分解(任答一点即可)(1)步骤①中海绵铜与硝酸铵、水、硫酸反应,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将铜元素氧化为铜离子,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则为CuSO4;(2)步骤③的反应为: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3)由流程可知,经酸洗、水洗后得到硫酸铵,则应加入硫酸,为防止CuCl溶解,不能加入硝酸等氧化性酸,也不能加入盐酸,防止引入新杂质;(4)由题: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步骤⑥醇洗,步骤⑦烘干,目的是:使CuCl干燥,防止其水解氧化;(5)硒代硫酸钠(Na2SeSO3)与H2SO4溶液反应为:Na2SeSO3+H2SO4═Na2SO4+Se↓+SO2↑+H2O;(6)流程化生产氯化亚铜的过程中,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CuCl产率低;温度过高、pH过大,容易向CuO和Cu2O转化,且温度过高,铵盐(氯化铵,亚硫酸铵)易受热分解。3.4.阳Ag++e-=Ag增大硫酸浓度升高温度或粉碎或搅拌等3Ag+4HNO3(稀)=3AgNO3+NO↑+2H2OAl(OH)3和CuOAl(OH)3+OH-=AlO2-+2H2OABC(1)电镀法精炼银时,粗银为阳极,精银为阴极,阳极上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了:Ag-e-=Ag+,阴极银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单质银:Ag++e-=Ag,故答案为:阳;Ag++e-=Ag;(2)加快渣料(含少量银)溶于稀H2SO4的速率,可采用增大硫酸浓度、升高反应温度、粉碎渣料增大固体表面积或搅拌等措施,故答案为:增大硫酸浓度;升高温度或粉碎或搅拌等;(3)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Ag,稀硝酸是氧化性酸,能与银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无色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4HNO3(稀)=3AgNO3+NO↑+2H2O,故答案为:3Ag+4HNO3(稀)=3AgNO3+NO↑+2H2O;(4)未煮沸CuSO4混合溶液之前是,加入硫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得到Cu(OH)2沉淀和Al(OH)3沉淀的化合物,由信息可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和80℃,则煮沸后Cu(OH)2分解产生氧化铜,可知固体B的组成为Al(OH)3和CuO;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和CuO;Al(OH)3+OH-=AlO2-+2H2O;(5)由反应体系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物为CuSO4、FeS2和H2O,生成物为Cu2S、FeSO4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A、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降低为+1,部分S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到-2,部分S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6价,则Cu2S只是还原产物,FeS2既是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正确;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可知,反应中有硫酸生成,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故正确;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0个S原子中,有3个S原子失去电子,7个S原子得到电子,即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物质的量比为3:7,则被氧化的FeS2只占总量的30%,故正确;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4mol硫酸铜氧化1molFeS2,4molFeS2中有3.5mol是氧化剂,0.5mol是还原剂,反应中转移21mol电子,则转移2mol电子消耗molCuSO4,故错误;ABC正确,故答案为:ABC。5.答案(1)Cu+H2O2+H2SO4===CuSO4+2H2O(2)Cu+2Fe3+===Cu2++2Fe2+酸性 防止Fe3+水解生成Fe(OH)3(3)Cu2+0..NO硝酸铜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SO42-沉淀完全Cu2(OH)2SO4·4H2O(1)制硫酸铜时,是用铜与硝酸、硫酸的混合物反应的,生成NO等,铜与硝酸能生成硝酸铜,所以可能混有硝酸铜杂质,化学式为Cu(NO3)2。(2)在过滤前,需要检验SO42-是否沉淀完全,检验方法是: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SO42-沉淀完全。(3)①aCuO·bCuSO4温度在℃以上时,得到的固体为Cu2O,生成SO3和O2,温度~℃产生的气体中,n(O)∶n(S)1:3;②n(Cu2O)=1.44g/g·mol-1=0.01mol;n(H2O)=(3.30g-2.40g)/18g·mol-1=0.05mol;由2.4g固体的组成可视为aCuO·bCuSO4;有2.40g=80g·mol-1a+g·mol-1b,由铜守恒,a+b=0.02mol,解得a=b=0.01mol;Cux(OH)y(SO4)z·nH2O中x:y:z:n=0.02:0.02:0.01:(0.05-0.02/2)=2:2:1:4,化学式为Cu2(OH)2SO4·4H2O。7.解析 CuSO4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B项正确;工业上常用电解法精炼铜,C项不正确。答案 C8.坩埚CuO+2H+=Cu2++H2O先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氨水,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深蓝色。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或降低了硫酸四氨合铜晶体的溶解度)CuSO4或[Cu(NH3)4]SO4或Cu2(OH)2SO4或CuSO4·5H2O平衡气压(或防止倒吸)偏低(1)①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故答案为:坩埚;(2)铜灼烧后生成的固体为氧化铜,加入硫酸后会发生反应生成CuSO4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答案:CuO+2H+=Cu2++H2O。(3)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继续加入过量的氨水,又生成四氨合铜络离子,蓝色沉淀逐渐消失变成深蓝色溶液。答案:先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氨水,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深蓝色。(4)因为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加入乙醇会析出晶。常温下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在空气中不稳定,受热时易发生分解,若将深蓝色溶液浓缩结晶,在收集到的晶体中可能混有CuSO4或[Cu(NH3)4]SO4或Cu2(OH)2SO4或CuSO4·5H2O。答案: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或降低了硫酸四氨合铜晶体的溶解度);CuSO4或[Cu(NH3)4]SO4或Cu2(OH)2SO4或CuSO4·5H2O。(5)装置中玻璃管可起到平衡气压,防止倒吸;答案:平衡气压(或防止倒吸)。(6)因为生成的是氨气,如果没有冰盐水冷却,容易挥发,导致剩余HCl量增多,所以如没有使用冰盐水冷却,会使氨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答案:偏低。9.10.11.解析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加入稀硫酸和二氧化锰浸取,过滤得到滤渣为MnO2、SiO2、单质S,滤液中含有Fe3+、Mn2+、Cu2+,调节溶液pH除去铁离子,加入碳酸氢铵溶液沉淀锰,过滤得到滤液,赶出的氨气循环使用。(1)酸浸时,通过粉碎矿石或者增加溶液浓度或者进行搅拌都可以提高浸取速率,延长浸取时间并不能提高速率。(2)“浸取”时,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Cu2S得到硫沉淀、CuSO4和Mn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2+Cu2S+8H+===S↓+2Cu2++2Mn2++4H2O。(3)若先除铁再浸取,浸取速率明显变慢,Fe2O3在浸取时起催化作用,Fe3+可催化Cu2S被MnO2氧化。(4)加入的试剂A应用于调节溶液pH,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但不能引入杂质,因最后要制备碱式碳酸铜,则可加入氧化铜、氢氧化铜等,因氨气易挥发,加热可促进挥发,则可用加热的方法。(5)“沉锰”(除Mn2+)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铵和氨气,生成碳酸锰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CO+NH3===MnCO3↓+NH。(6)滤液Ⅱ主要是硫酸铵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硫酸铵晶体。答案(1)A(2)2MnO2+Cu2S+8H+===S↓+2Cu2++2Mn2++4H2O(3)Fe3+可催化Cu2S被MnO2氧化(4)CuO或Cu(OH)2加热(5)Mn2++HCO+NH3===MnCO3↓+NH(6)(NH4)2SO.先变红,后褪色抑制CuCl2的水解,并带走水蒸气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过低通入HCl的量不足坩埚连续两次称量差值不超过0.g1.9加热时有固体溅出(1)根据上述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先变红,后褪色,故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2)根据已知信息,CuCl2·xH2O在加热时能够水解生成碱式氯化铜,实验过程中需要全程通入干燥的HCl,是为了抑制CuCl2的水解,并带走水蒸气,故答案为:抑制CuCl2的水解,并带走水蒸气;(3)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杂质。①若杂质是CuCl2,根据已知信息,CuCl2转化为CuCl,需要在℃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混有CuCl2与温度不够或加热时间不足有关,故答案为: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过低;②若杂质是CuO,CuCl2·xH2O在加热时能够水解生成碱式氯化铜,碱式氯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因此混有CuO与没有在HCl的氛围中加热或者未等试管冷却就停止通入HCl气体有关,故答案为:通入HCl的量不足;(4)①测定原料CuCl2·xH2O中结晶水的数目x,可以在坩埚中充分灼烧一定质量氯化铜晶体,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所得黑色固体质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值不超过0.g,故答案为:坩埚;连续两次称量差值不超过0.g;③最终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5%,说明比实际误差偏大,则可能为加热时有固体溅出等,故答案为:加热时有固体溅出(答案合理即可)。13.14.解析(1)要证明Cu(OH)2具有两性,应先用CuSO4溶液与碱反应生成Cu(OH)2,再做Cu(OH)2与酸、碱液反应的实验,所需试剂为稀硫酸、NaOH溶液。(2)98gCu(O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加热分解生成的72g固体中含Cu1mol,即64g,氧原子的质量为72-64=8(g),n(O)=8/16=0.5mol,A中n(Cu)∶n(O)=2∶1,A的化学式为Cu2O,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说明生成了Cu和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3)CuO和NH3反应生成红色物质Cu,根据质量守恒知生成无污染气体为N2。(4)Cu(OH)2如具有两性,则既能溶解于强酸(稀硫酸),又能溶解于强碱(NaOH)溶液,分别生成盐和水。(5)8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为CuO,继续加热到℃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说明在较高温度时Cu2O稳定,与酸反应生成CuSO4和Cu,说明在酸性条件下+2价的铜稳定。(6)如含有Cu2O,则根据其与酸反应的现象可判断,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故步骤是取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少许,加入稀硫酸中,若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A,反之则无A。答案(1)稀硫酸、NaOH溶液 (2)Cu2OCu2O+2H+===Cu+Cu2++H2O(3)N2(4)Cu(OH)2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5)Cu+比Cu2+稳定 Cu2+比Cu+稳定 (6)取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少许,加入稀硫酸中,若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A,反之则无A
上一篇文章: 碳酸盐硅酸盐二氧化硅硫酸钡等体质颜 下一篇文章: 食盐中添加的亚铁氰化钾,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