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李先念视察盐山纪实

北京专治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310/8733703.html

作者:孙秀亭

年2月25日晚,我与几位同志正在盐山县委办公室谈工作,电话铃响了。拿起耳机一问,是地委办公室张德录。他说:“地委书记叫告诉盐山县委,明天上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到盐山县视察台田。你们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我放下电话,立即把这一情况告知县委代理书记肖和。肖同志说:“你快去再打电话找地委的熟人,问一问明天究竟是中央的哪位同志来?咱们好作安排。”于是,我打电话找到了地委的一位熟人:“明天来视察的中央领导人是谁呀?”他说:“领导同志不让告诉。”我问:“是农业部长吗?”他说:“比部长大。”我问:“是周总理吗?”他说:“比周总理小些。”他还告诉我:“明天陪同的人很多,有省委、地委和有关厅局的领导人,还有山东省委的领导人。你们对视察点和路线,以及安全保卫工作,要切实安排好,千万别大意。”

我将此情况向肖和书记汇报后,他说:“这件事咱们得认真安排。你快派人把平景儒(县委副书记)、陈发起(武装部政委)、刘书明(公安局副局长)三人找来,开个紧急会,对明天的接待工作,马上认真安排好。”三人赶到后,肖和把地委的电话通知说了一下,然后商定了视察点与视察路线,以及保卫、食宿工作。接着,马上分头行动。平书记打电话告知有关公社书记;陈发起与刘书明二同志部署安全保卫工作。我把县委机关的同志叫在一起,安排了在机关休息的房间,以及用餐的准备。各项任务安排就绪,已到凌晨一点了。

2月26日上午8点,地委来电话,说车队已经出发了,叫县里陪同的视察人员,马上到盐山西关外等待。肖和、平景儒、陈发起和我赶到了西关桥,不一会儿,只见汽车站西边的公路拐弯处,开来一辆小汽车。接着,一辆、两辆……一连开来8辆吉普,两辆轿车。车队来到我们跟前站下了。第3号车上,高汉章专员探出身子说道:“老肖啊,你上这辆车,他们三人上4号车。”我们上了车,心里在想,来的这位中央领导人是谁呢?左想右想,还是猜不出。小车队穿城而过,向东北方向飞速驶去。一路上,汽车颠簸得很厉害,大约9点钟,车队到达薛沃大队村南的台田边停下,人们纷纷下车。高汉章向县、乡、村干部介绍说:“这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接着,介绍了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阎达开、省农业厅厅长,水利厅厅长、《河北日报》副总编,以及地委、行署的一些同志。李先念把村支书吴玉玺叫到前面来,简单问了些情况。接着说:“你们这里树木较少,先看看台田吧!”吴玉玺便领着人们向南走去视察台田。

这时,我跟在李先念同志身后,边走边打量这位闻名已久的中央首长。只见他约60岁左右的年纪,上中等身材,微胖的脸庞,明亮而有神的眼睛,光着头,头发略微斑白,穿着粟色的呢子大衣,深蓝呢子裤,半旧的黑色皮鞋。我边打量,边想到老作家周立波著的《李先念将军》文中的一段叙述:

“从年起,有一支孤军在武汉周围始终坚持抗日阵地。他们的总部所在地,离武汉只有两百里。他们在鄂东、鄂北、鄂南和江汉,以及清代回民起义的桐柏,先后建立许多抗日根据地,解放了万人民。这支军队是新四军五师,是抗日名将李先念将军的队伍……。李先念将军,原是湖北黄安的木匠。抗战期间,他曾回到由他自己解放的故乡,去探望他的师傅。老师傅看见自己往日的徒弟,已经成了带领6万人马的将军,欢喜得笑眯了眼睛。他跟人谈起他的徒弟学做凳子的故事,描摹他开始用斧头的时候不熟练的姿态。黄安的木匠,现在成了举世瞩目的英雄。长征的时候,他是红四方面军的一个常胜军的政治委员。他过了两回草地,到过西北的沙漠之地。在沙漠里,他所带领的多人,有50人没有裤子穿,光着屁股背着枪。在茫茫的黄沙地带,3天找不到水喝,口渴如烧,有人用罐子接自己的尿解渴。他在勉励大家不要害怕困难的一个集会中,回忆了这些。并且说:‘那样的困难,我们也都过来了。’这位历尽艰辛毫无畏缩的将军,至今还是保持了老红军的朴素传统……。”

正当我回想书中的内容时,忽听肖和说:“到东边去看看吧!”当走到一排南北方向的台田时,李先念问:“这些碱地搞成台田后,旱了能浇吗?能不能搞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园田?”当人们作了肯定的回答后,先念同志接着说:“台田边上还要种树,特别是多种枣树。枣是木本粮食,对人民生活、战备和换取外汇,都有重大意义。”这时,人们边谈边走上宣北干沟的大堤。向东一望,但见大片的盐碱洼地一望无际。李先念拍着阎达开的肩说道:“达开啊!这个地方有困难哪!”阎达开说:“是啊。”接着,大家陪着李先念同志到一片新搞成的台田旁边。台田的沟渠齐整,台田表面盖上一层很厚的黑色壤土,很平整好看。李先念看了后高兴地说:“这个地方有希望!”他的秘书紧跟着说:“这地方有困难,有希望!”这时,李先念向村支书吴玉玺问了些建设、管理台田的措施。又一次嘱咐吴玉玺要多种树,要台、排、改、灌、林、路综合治理,尽快改变盐碱地的面貌,要建好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车队到达马牛公社东赵庄,在村东一里的台田西侧,李先念下了车,和公社书记尹元贞、县工作组长张光华、村支书陈长清等人一一握手。接着,李先念边视察台田,边问修建台田的情况。当他看到一片片整齐平坦的台田以后,非常高兴地说:“好!好!你们有志气,台田搞得很好!”接着,他向公社、大队干部说:“你们要多搞台田,多种树,还要多打井。把台田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保收田。”这时,《河北日报》社副总编言鲁,给李先念同志等拍了一张照片。

26日上午11点30分,李先念等人来到盐山县委机关。午饭分两处就餐。李先念由省、地、县的主要负责人作陪,在县委常委、农村工作部部长李山办公室外间。其他同志在县委饭厅吃。主桌8个菜1个汤,主食是小花卷与大米饭。还有一瓶茅台酒。饭前,李先念同志的秘书说:“酒先不要上,待我问一下后再定。”吃饭时,秘书向先念同志说:“今天跑的路很多,是不是喝两杯酒解解乏呀?”先念同志说:“可以呀。”人们立即把酒拿来斟上,李先念端着酒杯,指着桌上的菜说:“这么多的菜呀,这样会把你们小县给吃穷了哇。”席间,李先念向所有同志一一敬酒,他只喝了3杯就不再喝了。接着,大家用餐。李先念吃了一个小花卷和一小碗大米饭,便放下了筷子。同桌人也很快放下筷子。在县委饭厅用餐的30多位同志分4张桌就餐,每桌六菜一汤没有酒,主食是馒头、大米饭。这次招待李先念等40多位同志,只开支64.7元。“文革”中有人还写大字报说这次招待太浪费。

饭后,县委机关的同志叫我向李先念同志的秘书说,要求与李先念同志照张合影像。我找到秘书,说出大家的要求。秘书说:“今天很累,不知先念同志答不答应。”这时,李先念从屋内走出来,问道:“你们说什么事呀?”秘书说:“这里的同志们要求与您合个影。”李先念爽快地说:“行啊!这里有会照相的吗?”我说:“有哇!”说完便叫人到照相馆请来摄影师,并让工作人员通知县委机关全体人员到红旗礼堂门口集合。很快人们都来了。大家坐好时有4个服务人员在远处站着。李先念同志说:“你几个人快过来,一块儿照个像。”接着摄影师高振贤把大照相机支好,照了两张片。《河北日报》副总编言鲁也照了两个片。照完后,李先念站起身来,与在场的同志一一握手。参加“四清”回来探家的许贤明站在远处,李先念同志主动赶过去与他亲切握手,使小许十分感动。

当天下午两点半,李先念到韩桥村西视察宣惠河上的建桥工程。在工地上,李先念详细地询问了建桥的情况。我举起相机想拍几张照片,被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库九峰制止了。接着,车队又驶到王金公社南面的姜家洼,但见满洼遍野都是搞台田的人群。大家下车后,公社书记阎书文等同志赶上前来迎接。李先念与人们一一握手。接着,大家陪同李先念视察了已建成的台田,阎书文简略汇报了全公社建设台田的情况。李先念一再嘱咐当地干部,台田里要打井,建成旱涝保收田。还要多种枣树,提高农田效益。

天快黑了,李先念副总理向县、社的同志告别,去山东省乐陵县。他上车后,又探出身来向肖和说:“你们要把盐山的碱洼地改造好,把盐山建成繁荣富庶的先进县。”阎达开书记说:“你们县委要按先念同志的指示办,要认真研究落实的措施,明天我回来听听你们的安排意见。”

李先念同志一行乘车离开了姜家洼,向山东乐陵方面驶去。我们几个人在回县城的路上,议论着李先念同志对改造碱洼地如此重视,肯定有重大的意义。后来,听到一位领导同志说,当年李先念来盐山视察,是为了探索一条改造盐碱地,使贫困地区尽快富裕起来的路子。毛主席很赞赏这一举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8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