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观察丨把科技人才植入美丽山谷德清重
通讯员管安达摄
“做好‘生态+科技+人才’的化学融合,真正以好风景兴起新经济。”刚刚,德清投资贸易人才洽谈会开幕。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区办事处和俄罗斯、深圳两块“人才飞地”分别揭牌,特聘专家顾问授牌,本场开幕式,有关招才引智的环节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由全世界35岁以下的青年地质科学家组成,主要研究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高度契合。随着中国区办事处的落户,德清将与其开展海外合作办学,推动地信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俄罗斯飞地和深圳飞地则分别瞄准国际国内尖端技术、人才,立足德清产业定位和科技创新实际,引进具有国际水平、前瞻性、可转化的高层次人才、技术和项目。
置身凤栖湖畔这座曾经召开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国际区块链大会、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等科技盛会的德清国际会议中心,眼前的一幕让人不禁联想起40多年前的往事。
关于城市如何发展高端产业,先行探索的不是深圳特区,不是浦东新区,正是小县城——德清。年国营德清砖瓦厂濒临倒闭,为了寻找出路,几位年轻员工几经曲折找到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过5年努力,烧砖瓦的粗手做出了第一根铌酸锂晶体,为科研院所、高校、电子、航天等单位提供了红外制导、光波导、无线电技术等设备所急需的晶体和器件。这种全国首创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被称为“德清模式”。
敢于“攀高亲”的勇气,让听起来像“天方夜谭”里的故事在德清变成现实。自此,从上世纪80年代上海“星期天工程师”教农民造钢琴,到去年清华大学首次与县域共建的研究中心落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德清的“眼光”越来越高。浙北小县有何底气频频牵手“大咖”?人们或许会想到莫干山上那一百多座名人别墅——毕竟,早在20世纪上半叶,德清人就曾与那些左右时代风云的大人物们比邻而居。还有年秋天,那次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中青年经济学者“莫干山会议”,或许也将勇于创新的种子播撒在了德清大地。
然而,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擅于把握规律、因势利导的智慧和勇气。
大量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通常要通过特色经济的培育形成资源优势,进而由资源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再通过区位优势的极化作用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当前的德清,正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拐点,地理信息、深化改革、生态环境等独特优势日益凸显,人工智能、研究院经济、自动驾驶等新兴力量蓄势待发。但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要通过“常创常新”来助推,高端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德清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但是在引进博士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则处在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经济强市的夹缝中间。加上高端人才受各地引才政策竞争带来的“潮汐”现象影响,县城吸引高端人才难,留住高端人才更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内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的共同烦恼。
如何破局?德清打出了一套“人才飞地+研究院经济”的组合拳。加上今天揭牌的两块,目前,德清已在上海、杭州、深圳、俄罗斯设立了四块“人才飞地”,为力争实现“项目孵化在飞地,产业落地在德清”,该县先后出台了多项诚意满满的政策,有效推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顶尖人才项目。而发展研究院经济,则直接将“最强大脑”搬回了家。截至目前,该县已引进包括清华大学德清材料设计与产业创新联合研究中心等在内的研究院23家。此举不仅有利于高端人才项目的引进,同时也进一步打通了本土企业与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渠道。
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断走向深入,产业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身处沪杭两大城市之间的德清,必须明确自己在所在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协作与清晰定位。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再加上多年来矢志改革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让德清在构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生态集群时比普通县区更具优势。特别是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工作场景对于办公的限制会越来越小,智力集聚更加便捷,将使这种优势更加凸显。先后“无中生有”地打造了“洋家乐”和地理信息两大产业之后,德清深刻认识到,“两山”转化不仅需要“生态+乡村+旅游”的物理叠加,更要扩大外延、丰富内涵,重新定义“点绿成金”。眼下,围绕“莫干论剑谷”的新定位,德清正加速将“科技人才植入美丽山谷”,积极布局之江实验室莫干山基地、华为鲲鹏人才培养创新中心等新载体。
作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正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与队友默契配合、补位,在共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成就自我,德清值得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