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朋友渐行渐远,关于朋友必须知道的4
什么是朋友?什么是友情?现在的我们,已经过了那个用一颗糖就能交一个朋友的年龄,也过了今天吵一架,明天就和好的年龄。说的残酷一点,成年人的友谊一旦牵扯到利益冲突或隐私边界,即便是多年建立的深厚友谊,也可能走到尽头,甚至反目成仇。之前网上曾经有一个热议话题为什么见了曾经最好的朋友会感觉到厌烦?很多高赞的回答都给出了相似的原因,因为你们的人生轨迹已经偏离的太多,比如对方可能早已结婚生子,而你还忙着追求梦想,原本拥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如今对方想的只有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缺少了共鸣,自然会觉得单调乏味,局促尴尬,想换个话题聊聊工作,但说着说着,发现对方根本不感兴趣,也不懂你为什么总想跳出舒适圈。也有可能对方在考大学或毕业的那个点上走的比你远,见到的世界和你见到的世界完全不同。几年后再相见,你们聊梦想,却突然发现你的梦想不过是人家的起点,心里难免不是滋味。曾经相同跑道上的好友,如今竟变得如此遥不可及。
成年人的友情,不一定非得发生多大的争执或矛盾才会走向终点,往往彼此分开的时间久了,各自的追求和志向也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很多阔别多年的好朋友,再相见也只是热情寒暄,却再也不知道从何谈起。每个人都在变,朋友间也许能感受到日渐拉大的差距和鸿沟,却又都无力也无心去改变对方。也许两个人以前亲密的可以穿一条裤子,可如今连一起吃个冰淇淋,都是两种不一样的价值观相互冲突,难怪很多过来人感慨越长大越孤单。很多友情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变越淡,最终渐行渐远,形同陌路。因此,交朋友也要学会宁缺勿滥。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也许并不一定由朋友的多少决定。敢于坦然面对亲密关系中的得与失,回想从前,珍惜当下,这才是对友情最好的尊重。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友情必须知道的四大真相。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友情是一种亲密关系,特别是在成立自己的家庭之前,很多人跟好朋友几乎无话不谈,然而每个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模式和方法不一样。内心想要的亲密关系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在同一类相似的身份中,会比较容易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比如上学期间的同学这个概念,同学其实是个身份符号,对应着具备相同角色属性的一群人。这就好像我们进入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中,大家有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行为。在这样的群体中,我们必然需要一些外在的标准作为联系。另一方面,在某个特定的年龄阶段,特别是青春期,我们更渴望伙伴,友情也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这种很纯粹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对彼此陪伴和玩耍的需要。回到正题,为什么有很多人的亲密友情发展到后来,就慢慢变得越来越陌生和疏离了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可以整理为以下几点。
第一,亲密对象的改变。很多人有了爱情以后,对于原先的同学和朋友自然就会渐渐疏远,随着恋爱结婚,伴侣最终取代了朋友,成为了我们最亲密的对象。但这并不代表就没有了朋友间的情感链接,只不过这种友谊的情感链接不可能和从前一样保持亲密无间的状态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朋友之间非常亲密,以前遇到烦心事时,可以随时随地打个电话和对方吐槽诉苦,或者约出来见面。而一旦结婚以后,双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我们就不再好意思去随便的打扰人家。有时即便想找朋友聊聊天,也会先征询对方是不是很忙,或者先想想这样会不会给对方添麻烦。说到底就是更明确了在友情中的边界问题。
第二,对友情的道德绑架,人们常说只有照顾好自己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照顾别人,照顾好自己同时也意味着你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朋友当然可以是陪伴者、支持者,但绝对不可能是你烦心琐事的承担者和垃圾桶。千万别指望借亲密关系之名去道德绑架他人,友情如此,爱情也是同理。记住,需要用道德绑架来维系的不是亲密关系,而很可能是一段不健康的敌对关系。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定义朋友就应该怎么怎么样,一个女人应该怎么怎么样,一个男人应该怎么怎么样,这些都是强加给别人的责任和压力,没有人会愿意留在让人透不过气来的亲密关系中。
第三,彼此的三观不和。为什么年少时候的朋友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能很和谐?因为当时的交情,既不涉及实际利益得失的牵绊和生存压力,更涉及不到待人接物的三观和思维差异。说白了,小时候无论谁的三观如何,都对友情没什么影响。一个没经历过太多现实生存压力的人,也无需理解所谓被消耗的概念。然而,当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历经磨练,为生存奔波的时候,自然会意识到三观的差异。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两个人看待事物不同,观点相悖,这样的关系无疑是相互添堵和自寻烦恼。哪怕你极其渴望有人陪伴,也宁缺勿滥。千万不要选择三观相斥的人消耗自己。随着彼此的三观逐渐褪去表层,露出本色,与其为了昔日的交情,刻意迎合一个和你三观不合的人,莫不如及时止损,好好经营自己。
第四,成人世界的现实利益冲突。刚才我们已经说过,友情开始时是以情感链接为主的。年少时可能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就能让两个人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友。很多人还会相约一起读哪所大学,一起去相同的城市发展,甚至信誓旦旦的表示以后结婚,有了子女也要一样相亲相爱。可是年少时的誓言总是那么没有重量,也许说的人还记得,听的人早忘了,又或者说的人一时兴起,听的人却牢记了多年。不管怎样,现实是成人之间的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最终都演变为以价值链接为主导的利益交换。年少时曾经承诺的一路相伴,终究抵不住现实面前的各自生活和价值取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一个最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相互间的资源互换。我们之所以交朋友,都是有私心的,说白了交朋友就是价值交换和等价索取的一种形式。你在我生命中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我在你生命中也就能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如果你在我生命中能够提供更多的价值,那我自然会更愿意跟你亲近一些。因此,对等健康的朋友关系,彼此肯定有价值互换。
当然,这种价值并不一定非要通过实物来体现,成全、重视或者肯定别人的好意,同样也是在提供情绪价值。举例来说,朋友a送了一份礼物给朋友B,朋友B拿到这个礼物很开心,非常喜欢表示感谢,那么朋友a就会觉得自己买的这份礼物是有价值的。换言之,朋友a提供了礼物给朋友B,朋友B收到礼物时的喜悦给朋友a提供了情绪价值。当然,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欠别人人情,成为别人的麻烦就像刚才我们所提到的成人间的边界感一样,当你觉得自己有事情要去麻烦别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担心对方会怎么样对待我们,或者害怕被拒绝。其实很多时候朋友之间就要相互利用,这种利用更多的是价值交换,因为当你麻烦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成全了他人的价值。但同时也一定要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是一种义务,而只是情分而已。好的关系都是需要互相滋养的。如果有人经常以朋友的名义麻烦你帮忙,甚至用道德绑架让你感到不适,这时候一定要学会回避和拒绝,因为这样的朋友给你提供不了价值,他可能只是把你当成了一个单向的价值提供者而已。#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598.html